分享一篇文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1-25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文字来源《国防科技》2020年第41卷第5期

引用本文:徐凯.未来联合登陆破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国防科技,2020,41(5).

摘  要

在未来渡海登岛作战中,如何发挥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解决敌占岛屿水际滩头上布设的多种障碍物配套的大纵深、宽正面、高密度的障碍体系,实现登陆破障并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是军队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必须认真研究的重点及难点课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与登陆破障发展体系相关的战役战法,着重从“侦察”“指挥”及“联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联合破障战法体系提供可靠理论依据,不断提高登陆破障研究的效益。此分析的目标是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联合战役集群在实施登陆作战时能够熟悉并准确获知敌海区岸滩、阵地编成以及障碍物配系等情况,塑造快捷高效的指挥模式,并形成一体化攻坚、破障及反制力量,为登陆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关 键 词

渡海登岛;联合破障;指挥控制

01

引 言

登陆破障是未来联合战役集群实施登陆作战行动的重要一环,具有跨海攻坚、对抗激烈及保障困难等特点。联合作战集群实施联合破障行动应着力破解“侦察、指挥、联合”三个方面的难题,需要重点把握“准、快、联”三字诀,在登陆行动中必须集中优势、连续突击,确保保障行动击敌要害、速战速胜,才能为后续登陆部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

02

未来联合登陆破障需要把握的

几个问题

2.1 着眼登陆需求,实现情报精准化

同其他作战行动相比,渡海登陆作战行动复杂性更高,需要严谨周密的侦察情报保障,否则就会因缺乏准确情报而使登陆行动受挫。1943 年 11 月 1 日,美军在登陆所罗门群岛中的布根维尔岛时,由于使用了误差达 9 海里的旧海图,又对登陆海区当时的水文、气象及海滩地形等情况掌握不准确,导致 86 艘登陆艇损失了 70 艘,被迫放弃预定的登陆计划。因此,情报侦察在登陆输送行动中尤为重要。外军在组织渡海登陆力量输送中,十分重视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海区的自然地理和对方兵力部署等情报。美军在仁川登陆前,专门从国内调来空中照相专家,对仁川地区进行连续的空中侦照,通过拍摄 2000 多张照片查明了仁川港的潮位情况及码头高度等,同时派出侦察小组登上仁川港外的灵光岛,伪装成渔民潜入港内搜集情报。此外,美军还开展了无线电技术侦察,破译朝方有关密码。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军使用了包括无线电技术侦察、光学侦察和部队特种侦察在内的几乎所有侦察手段, 从而对马岛的水文、地形以及阿军的部署情况了如指掌。

美军一直高度重视联合作战情报支援,其情报支援理论随着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自 1995 年阐述情报问题的《作战情报支援联合条令》(Joint Doctrine Intelligence Support to Operations, 1995)出版后,美军已先后出版或修订了近十本“情报”系列联合出版物,特别是 2007 年 6 月颁布的《联合情报》,对现行的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规范。

(1)精选破障目标

要顺利实施登陆作战,首先必须客观分析敌抗登陆障碍配系,充分估算破障难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当前,敌抗登陆障碍物多达 30 余种,有天然障碍,也有人工障碍;有爆炸性障碍, 也有非爆炸性障碍。在配系上,各种障碍物形成了多道带、大纵深的高密度配置,由水向岸依次分为水中、水际、滩头和阵地前沿障碍带。其中, 水中障碍设置在距岸 30 海里~50 海里的水域, 水际滩头障碍纵深深通常为 400 m~600 m,最大可达 1 km,爆炸性障碍物最大密度为 1.5~2。若敌军水中障碍物均在敌方远、中程火力的有效掩护之下,其直瞄火器控制水际滩头障碍物的纵深可达 400 m,构成了具有一定纵深和高度的障碍、火力整体配系,使火力、工事与障碍紧密结合, 相互依托,阻打一体。这种抗登陆障碍配系对军队抵近破障的直前破障分队将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军队主要依托战略支援部队及海、空、特种部队侦察的情报,通过技术侦察、网络攻防、电子对抗、特种潜入及指示引导等方式,掌握军队侦察作战区内的地形、地质、水文、桥梁、渡口和机场等状况,查明敌阵地编成、工事构成、障碍物具体配系和其他工程措施,据此筛选主要登陆地段和重要的障碍设施,确保在预先火力准备和先期破障阶段对其进行重点破除,并评估毁伤效果。

(2)优选打击目标

因跨海投送、背水攻坚及战后控局的特殊需要,联合登陆破障行动既要遵循一般战役的共性,又要注重登岛作战的特殊性。重点要解决打什么,不打什么。对威胁军队破障行动的敌制空、制海和抗登陆体系目标应全面打击、重点摧毁, 对可利用的部分机场、港口、交通枢纽和战争潜力目标等应择打、慎打甚至不打,以便为我利用, 实施大规模空降,实现跨越式破障的目标。在敌防护能力较强、备援体系较为完善或者军队精确毁伤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先期作战兵力使用若存在矛盾,应围绕主要作战行动合理确定打击重点和打击时序。破障分队指挥员在实施破障进程中,应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对能够完成的破障任务和目标坚决果断破除,对一些不能破除的目标,迅速召唤远程火力和航空兵火力进行定点清除。

(3)实施情报欺骗战略

采取各种措施来隐藏登陆企图是渡海登岛作战行动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登陆计划的严格保密;部队利用夜间或恶劣气象隐蔽航渡;选择超常规的登陆时间和地点;采取通信、舆论欺骗和伪装等措施以及进行兵力佯动等。马岛战争中,英军就是利用马岛及附近海面出现的大雾、大雨倾盆及云层低等复杂气象条件,成功实施了安全航渡。

1955 年 1 月 18 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三军对盘踞在江山岛的国民党发起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时,采取了多种情报欺骗的措施,如在远离作战地区的穿山半岛进行登陆准备,以隐蔽我真实登陆地点,同时以佯作接防的姿态进入待机地域(石浦港)和进攻出发阵地(头门山),以实现登陆突然性。

情报与反情报相辅相生。针对敌卫星对我的侦察活动,军队可采取一系列迷惑策略隐藏我战略企图,如采用设置假目标、泄露假消息、隐藏民航民船或利用节日人员流动大的时机,通过调动预备役开展军事演习和假集结,不留痕迹地完成主攻部队部署和登陆破障演练。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美军名将巴顿在英国肯特郡进行战前演讲的同时,盟军陆军司令蒙哥马利的替身现身北非,诱使德军坚信盟军将在加莱海峡沿岸登陆。这个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虽然登陆行动面临巨大难度,但实战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失败率。最大的原因在于登陆方把握了主动权,登陆破障行动可以灵活选取登陆点及进攻时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达成战略和战术的突然性,从而形成局部作战的优势,最终锁定胜局。

2.2 优化指挥控制,实现效能最大化

(1)优化联合指挥方式

“以快制慢”是高新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的显著特征。特别是战斗编组、支援登岛作战的预先火力准备、近距火力支援、战场遮蔽和定点清除等行动对作战的时效性要求极高,必须实现快速反应和快速打击。从现有的指挥方式来看,指挥环节相对较多、实效慢,从上级指挥员下达任务作战命令到作战单元需要经过层层传达,部队反应耗时长,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联合登陆破障行动。美军 2009 年、2014 年两版《两栖作战联合条令》均突出强调了指挥控制、作战实施及支援保障的重要性。登陆破障行动应以联合登陆作战指挥系统为依托,在指挥方式上采取以分散或委托式指挥为主、集中指挥为辅的指挥方式。但是,登陆输送中情况复杂多变,预先拟定的协同计划很容易遭到对方破坏或扰乱。现地指挥员应具备一定权限内的指挥权和临机调配权,能够围绕总体作战目标并结合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时修订和补充协同计划,通过区分破障任务、下达破障计划、整合破障力量以及实施重点攻坚指挥的方法,对“破障、夺点、破袭”行动实施有效指挥和控制。应将破障单元、作战要素及作战体系进行综合集成,建立横向连接、纵向贯通的“网状”指挥方式,并对不同的作战单元进行控制整合,确保各破障单元既能接受指挥部命令,又能相互通联、了解战场态势和战斗进程。

(2)建立破障指挥机构

随机协同是组织渡海登陆输送的关键。为发挥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应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美军通常在登陆作战前成立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并设立由各参战军兵种指挥官组成的联合作战中心,对作战行动实施统一的指挥控制。为实现对参与作战的各军兵种破障力量实施统一高效指挥,军队应建立诸军兵种一体的破障指挥机构,由联合指挥机构制定协同计划,然后逐级分解、明确协同任务,统一实施登陆破障行动。实施破障的作战力量通常编有指挥组、爆破组、火力组及侦察组等。指挥组主要负责对作战任务进行分配,并针对破障细节实施具体指挥;爆破组主要负责清除各种障碍,并负责具体实施夺点控澳的作战行动;火力组主要负责对敌进行火力压制,同时协调上级进行火力支援行动;侦察组主要负责对破障效果和战场态势进行评估,对敌方的动向进行主动侦察并实时上报作战行动进展。

(3)实现高效指挥控制

联合登陆作战破障行动从情报侦察、目标定位、指挥控制到效果评估阶段都力求指挥精确, 最终实现以最低的代价达到最佳的战场控制效果。全方位、全天候、全频谱的高技术侦察系统可为指挥员全面、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并进行指挥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维护联合作战指挥控制权威是顺利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一体化联合作战强调作战行动的高度协同,但参战诸军兵种平等的作战身份和互动式的指挥观念可能会对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权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合理确定联合作战指挥员的指挥级别;二是通过条令条例明确指挥员相应的指挥权限;三是要尽可能减少指挥层次。美军根据“海空一体”的作战原则划分指挥阶段,规定登陆任务,区分指挥层次,明确控制方式。所有装载、航渡及抢占海峡沿岸要点的行动都统一由海军舰队指挥官指挥控制,而抢滩上陆、巩固与扩大登陆场、纵深攻击则由登陆部队指挥官指挥控制。

2.3 强化联合配合,实现协同高效化

(1)优化破障编组协同

军队应打破陆、海、空、战略支援部队和预备役工程保障力量的隶属限制,根据破障任务的需求功能化、动态化编组破障力量,更好地发挥破障专业力量资源的效能,确保所有破障分队能够在不同登陆方向单独执行火力掩护、直前破障及目标引导等任务。同时,要通过破障力量优化组合,动态、实时补充破障分队编组的数量,提高破障分队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以任务确定编组数量的目的,满足开辟通路、夺点控澳及侦察破袭的作战需求。此外,要注意以非线式作战的形式配置破障力量,加强诸军兵种联合破障的协同动作,包括海、空火力支援与陆军破障行动的协同、火力破障与兵力破障之间的协同、海军扫雷与陆军破障之间的衔接与协同,以及火力掩护与破障编组向水际滩头障碍区接近之间的协同。

(2)合理区分破障任务

在具体实施登陆破障作战行动中,军队应根据敌障碍配系特点,合理区分破障任务,发挥陆、海、空及火箭军破障力量的不同优长。在预先火力准备阶段,各作战集团共同实施先期破障。海军具有较强的扫雷能力,是破除水雷障碍的基本力量,主要担负预先扫雷、反封锁扫雷、直前扫雷,以及运用舰炮、海军航空兵火力破除水际滩头障碍等任务,并对陆军的预先破障和大规模直前破障行动提供支援;空军航空兵破障能力较强,主要担负摧毁敌水际滩头障碍物及对敌机实施阻打等任务,并对陆、海军的破障行动提供支援和掩护;陆军破障力量主要由工程兵、步兵、陆航及船艇等部队组成,是破除水际、滩头障碍的主体力量;炮兵、登陆兵是破障的辅助力量,主要担负对水际滩头障碍物实施秘密破障和直前破障等任务。在多军兵种联合破障的基础上,破障分队应充分利用上级及编程内各种火力支援,按照海上火力障碍、水际障碍、岸滩障碍、扫残与标示通路等步骤,在登陆正面破除水际滩头障碍,开辟及维护水际通道与岸滩通路,同时担负实施敌前侦察、观察火力突击效果和引导与指示目标等任务。

(3)实施精确破障

为确保提高破障精度效益,军队必须发挥精确打击的低消耗、高毁伤优势,实施精确破障。应充分发挥诸军兵种的整体威力,选择有利时机,集中大规模力量,采用多种打击手段和灵活的战法突然迅猛组织突击,确保迅速瓦解敌抗登陆障碍体系,推动战局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强化融合破障,打破各军兵种各自为战、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破障模式,对参战的空军、海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及情报通信、工程等诸多单元进行融合、集成和优化,使各类作战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精确高效。在登陆编队换乘、火力支援舰艇机动及上陆破障等时机,应组织空军、海军和火箭军扫清敌水雷障碍;在直前破障阶段,应以破障分队为主,在预定的时间和登陆地段开辟通路,保障先期登陆部队突击上路;在突击上路阶段,破障分队应以扫除残余障碍为主,采取机动保障的方式对影响大部队纵深发展的敌临机设置障碍进行破除。为确保提高破障精度,目前,美军对远程目标实施攻击的命中精度已达米级,正在向高速度、高突防能力和高毁伤能力的方向发展。

(4)创新破障战法

军队应综合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的作战力量实施立体式非接触破障的创新战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破障效果。例如,运用地效应飞行器或者实施空降、机降及气垫船跨越式登陆等,对敌实施突然打击,同时在敌主战兵器有效还击范围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实施反向破障。美军即将测试下一代气垫艇——“船岸连接器”(Ship to Shore Connector,简称 SSC), 用来逐渐取代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装备部队的气垫登陆艇(Landing Craft Air Cusion,简称LCAC),以更好地执行美军“超越障碍、反向破障”的创新性破障战法。这种战法要求在敌近程火力打击范围以外、己方深远纵深的多个地域隐蔽集结,多个方向着陆,快速投入战场遂行破障任务。火箭军、海空军和远程炮兵火力可实施远距离破除水际障碍,而后以火箭破障车和破障艇实施中距离破障,扫除地堡、三角锥及轨条砦等水际滩头障碍,最后以两栖破障车、两栖工程车及各种火箭爆破器近距离扫除滩头防步兵障碍,多措并举,确保达到良好破障效果,为登陆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结  语

众所周知,渡海登陆作战历来是一道战争难题。要保证登陆部队顺利上陆,破除敌前障碍物是关键。但是,由于登陆作战战场环境复杂,敌障碍体系坚固完备,破障任务异常艰巨,靠任何单一军种的力量都难以达成破障目标。因此,必须统筹实施多军种联合破障,通过预先火力打击与直接火力打击相结合;组织周密情报侦察,隐蔽登陆企图;合理编组,优化队形,综合运用多种输送方式;统一指挥,随机协同,共同担任破障的主角,完成全纵深、全方位的障碍排除任务。同时,我们要深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军事作战理念推陈出新,新型战法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军事前沿,不断研究制定并更新完善战争方案,确定成功的战略战术,对登陆部队进行贴近实战的临战演练,才能圆满完成渡海登陆的作战目标。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任帅. 联合登陆作战水文气象保障问题研究[J].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 2003(4): 198.

[2] 梅宪华. 从美军条令看不同样式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的重点[J]. 信息管理, 2013(4): 5.

[3] 吴义龙. 我军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J]. 中国国情国力, 2003(8): 49.

[4] 方兴. 美军两栖作战部队编成与指挥关系[J]. 舰船电子工程, 2013(5): 4.

[5] 毛烽. 联合登陆破障行动组织与实施[J]. 工程兵, 2010(1): 12-13.

[6] 唐军兵. 联合登陆破障行动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 华南军事, 2015(4): 10.

[7] 王聪民. 对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的思考[J]. 国防大学学报, 2006(7): 67-69.

[8] 方福仙. 诸军兵种联合破障训练的方法步骤[J]. 工程兵学术, 2011(3): 13-14.


THE END

文字 | 徐凯(31616部队)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小米呀

审阅 | Q、黄洋


“军事高科技在线”征稿啦!!

详情请戳


往期精彩

首发 | 浅谈物联网的军事应用(二)

首发 | 浅谈物联网的军事应用(一)

首发 | 浅谈5G的军事应用(三)

首发 | 浅谈5G的军事应用(二)

首发 | 浅谈5G的军事应用(一)

首发 | 揭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神秘面纱

首发 | 浅析美军下一代主战坦克设计方案

首发 | 开启新质战争——战斗机器人陆续入役美军

首发 |如何看待美军的“算法战”?

首发 | 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系列(一)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探析

首发 | 各国人工智能系列(二)俄罗斯军用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特色

首发 | 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探析系列(三)日本人工智能战略探析

首发 | 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系列(四)德国人工智能战略探析

首发 | 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系列(五)韩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探析

首发 | 国际上是如何看待太空武器的

首发 |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探讨

首发 | 透视兰德公司中美人工智能军事竞争报告

首发 | 美国部分新兴军事技术的发展现状简介

首发 | 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发展研究

首发 | 日本自卫队20式自动步枪剖析

首发 | DARPA颠覆性军事技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研究

首发 | 美军筹划马赛克战的动因、价值与前景

首发 | “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

首发 | 马赛克战争——美军新型作战理念

首发 | 北约重视的八大新兴颠覆性技术系列(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自主技术

首发 | 北约重视的八大新兴颠覆性技术系列(二):量子、太空与高超声速技术

首发 | 北约重视的八大新兴颠覆性技术系列(三):生物科技与新材料技术

首发 | 北约重视的八大新兴颠覆性技术系列(四):颠覆性技术的潜在组合与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c2_china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wOTExMQ==&mid=2655611773&idx=2&sn=c32fb9cb0349b5e3f578f9780a9bc5db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