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陇南】特色产业,硬核支撑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1-28

来源:陇南科协

特色产业,硬核支撑

——从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看陇南③

文县的茶叶、武都的花椒、礼县的花牛苹果、庆阳的白瓜子、兰州的白兰瓜……浓郁飘香的“甘味”扑鼻而来,吸引了参加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与会嘉宾的围观,“甘味”农产品因其食材天然、制作精良、营养价值丰富,让国内外嘉宾赞不绝口。

12月21日至23日,在陇南市博物馆举办的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上,主要展示推介了各市州特色农产品和陇南特色农产品。陇南特色产业扶贫再一次受到了全国、全世界的关注。

繁荣、绿色的乡村产业是美丽乡村的基础。在分论坛之一的“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嘉宾、专家、学者更是围绕农业合作、产业发展、拓宽农业发展合作渠道,开展农业技术贸易合作,促进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等诸多领域开展研讨交流,分享前沿观点,深化交流合作,共为农业产业合作建言献策。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陇南素有“陇上江南”之称,这里物种多样,是北纬33度“魔线”上的“绿色宝库”。大自然赋予这片2.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丰厚的馈赠:全市1000多万亩特色产业在这里与亚热带森林植物共生,孕育出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等众多特色“宝贝”。

而如此繁多的特色产业,怎么发展?长期以来,陇南基于对市情的精准把脉,对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研判,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做大做强核桃、花椒、苹果、油橄榄“四棵摇钱树”,做精做优苗木、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构建起“长短结合、大小互补、种养相融”的农业特色产业矩阵,让陇南的青山绿水成为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通过乡村振兴来发展美丽乡村。运用青山绿水优质资源,挖掘厚重的乡村文化,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让农民收入增长,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路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说。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说,要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切实打好“珍稀牌”、“生态牌”、“工艺牌”、“文化牌”,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品牌价值。

实践中,陇南把习近平总书记“农业产业要注重长期培育和发展,防止急功近利”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根本遵循,久久为功、善作善为,创出了一条规模适度、立体发展、龙头带动、品质优先、特色取胜的发展之路。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认为,要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持续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健全农产品流通骨干网,促进乡镇商贸发展,打造连接城乡的消费新载体,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陇南还积极探索“贫困户+村合作社+乡镇联合社+龙头企业”的“宕昌模式”产业带贫机制、“土地流转+股金分红+就地务工+利润分红+产品销售”的利益联结机制、“种苗免费+以奖代补+保底收购+农业保险”的兜底保障机制,让广大贫困群众真正嵌入产业发展中,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就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提高产出率?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提出,“大力研发应用推广农业绿色数字技术,是破解制约中国粮食安全‘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挑战的关键举措。”

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永恒话题,让贫困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是陇南发展特色产业不变的“初心”。展望未来,陇南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充分发挥陇南农特产品优势,积极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突出抓好发展壮大带贫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完善带贫减贫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等产业扶贫重点工作;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容量,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笑脸多起来。

(来源:陇南发布)

来源:lnskx8212541 陇南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Dk2NDEwNQ==&mid=2247485688&idx=5&sn=de22354e4f6edcb03a14882a800408f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