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行系列报道】 美女牛倌放弃“金饭碗”,科技畜牧让延边黄牛登上国际舞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6-22

题记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的社会团体,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各级科协组织服务“三农”的基层科普组织。延边犇福黄牛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是吉林省农技协下属3000多个协会之一,科协改革进行时6月20日走进犇福,采访延边黄牛背后“美女牛倌”吕爱辉的创新创业故事。

吕爱辉

10年前,一个姑娘扎着马尾,站在演讲台上认真地说:“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远远的山坡上有一个老太太和一群牛,那就是我。”10年后,她希望人们提到延边黄牛的时候,都能够想起有一位姑娘,曾经为延边黄牛努力过。


她就是延边犇福黄牛养殖协会会长、延边畜牧开发集团董事长吕爱辉。如今,她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出了新的专门化肉牛品种“延黄牛”,并借助科技创新和互联网+,让传统的延边黄牛产业登上国际舞台。




“海龟”成了“牛倌”


“我的未来该怎么办?”17年前,刚从北京语言大学韩国语专业毕业的吕爱辉,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可惜没有人能告诉她答案。


于是她从头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多年深造,吕爱辉在英国萨里大学拿到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学成归国后的吕爱辉就职于教育部基础司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从事全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但是,吕爱辉还是感到一丝彷徨,在工作中找不到激情,学习的管理学知识也完全派不上用场。2006年,吕爱辉放弃了令人艳羡的“金饭碗”,决定离开北京,回到令她魂牵梦绕的家乡——吉林延边,养牛成了她新的职业方向。


对此,很多人并不理解她的选择,包括父母。吕爱辉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父亲的侧影,父亲驼着背坐着,皱着眉沉着脸,一根香烟接着一根香烟,他的眼神里透出了深深的失望,他不理解女儿为什么放弃北京的体面工作,回到山沟沟里养牛。


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养牛基地


延边黄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与国际驰名的日本和牛同宗同源,但长期以来却总是叫好不叫座,无法打入世界高端市场。吕爱辉从小看着父亲在牧场工作,她对家乡的延边黄牛有着深厚感情。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告诉她,延边黄牛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犇福品牌应运而生


“那时候没有想过失败,退路太多你就会畏首畏尾,到了悬崖边你就得跳下去,管他下面是什么呢?”采访时,吕爱辉轻描淡写地说道。


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最初的五六年她走得步履维艰。但这段经历,让吕爱辉越来越坚信,只有科技创新才是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的唯一路径。


“延边黄牛尽管肉质好,但比较好斗,后驱小,长肉慢,农民因为不挣钱而不愿意养。从传统上来说,延边黄牛还属于役牛,也就是劳役、耕田的牛,不是专门养殖供食用的牛。其实,中国此前都没有专用肉牛品种。”吕爱辉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出肉质好、经济效益好的肉牛品种呢?



在父辈长期工作的基础上,吕爱辉多方奔走,加快推动开发肉牛品种的步伐:以法国肉牛品种利木赞为父本,通过开放式育种,导入四分之一外血,成功培育出了中国专用肉牛品种“延黄牛”。延黄牛的培育成功很快得到了官方认可,目前已经成为农业部在全国主推的三大肉牛品种之一。


“在成功培育延黄牛的基础上,公司又上了现代化屠宰深加工生产线,延黄牛的屠宰加工走向了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犇福品牌应运而生。”据吕爱辉介绍,延黄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2011年7月,经过长达一年的评测考核,吕爱辉与美国万豪酒店集团成功签定了长期采购供应协议,将犇福牌延边黄牛肉打入世界顶级酒店,结束了延边黄牛几十年困守本地市场的历史。


目前,在中国肉牛企业中,吕爱辉的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是唯一一家全流程经营全牛产业链的企业,从胚胎移植到冻精、饲养、育肥,再到屠宰,全流程都做到可追溯。




让家乡父老共同致富


吕爱辉在第25届全球妇女峰会上曾表示:“得益于科技和管理上的创新,我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更加自信。”


现在,吕爱辉的梦想还在继续,她要让传统畜牧业插上“高大上”的翅膀——以创新的思维打造全新的延边黄牛产业模式,“通过挖掘延边黄牛文化,整合相关产业,建设高水平的‘吃、住、行、游、娱、购’的一条龙服务,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与此同时,她还有另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家乡父老共同致富。“当看到那么多不得不背井离乡的乡亲们时,你会觉得如果能够创造一份产业让他留下来,有时间照顾好家庭,照顾好父母,还能改变生活质量,这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吕爱辉介绍说,2015年企业牵头成立了延边犇福黄牛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现拥有会员266户,覆盖全州各地。


吕爱辉在圣保罗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