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副主席田梅建言:着力建设高能级平台,强化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力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1-29

来源:科技武林门


  1月27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政协委员、省科协副主席、省知联会副会长、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田梅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别作大会发言。



着力建设高能级平台

强化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力


  我省“十四五”建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推进高端产业、高能级平台、引领性项目向大湾区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高能级平台是高端产业、引领性项目落地的现实基础,高能级平台既能留下产业,也能集聚创新机构、人才资源、金融要素,对构建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共有49个200亿元级别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其中500亿元以上的12个,这些基地绝大部分布局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但是总的来看,我省产业平台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现有产业平台“低散弱”。据排摸统计,全省共有1010个产业平台,其中县级及以下平台占64.2%。据《2018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我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仅8个,而江苏、广东分别有18个和14个。二是以未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平台相对偏少。全省超过半数的工业用地混杂分布在核定开发区以外的建设用地中,分散分布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资源利用率较低。有较多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仍然集中在化纤、纺织、印染、石化等产业领域。三是平台对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仍然偏弱。我省大量的开发区园区布局在县级区域,这些区域往往受城市能级影响对研发机构、人才、科技、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不强。



  为加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强化产业平台支撑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产业平台体系的整合。建议以我省正在推进建设的高能级战略平台为抓手,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园区)为核心整合县级、乡镇级产业平台,通过平台整合推进土地空间整合,提高产业平台效益。尤其要在平台整合基础上,推进体制创新,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流动,推进高能级战略平台的市场化运作,实现“1+1>2”式的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的高能级战略平台。


  二是持续增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建议以“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抓手,继续瞄准产业前沿领域和关键环节,设立一定的技术水平、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等项目准入门槛,聚焦基础坚实、未来前景广阔、符合前沿潮流的“引领型”高端产业,增强对央企国企、外资外智、浙商回归的吸引力,以打造百亿级、千亿级主导产业为目标,形成各具特色且富有竞争力的高能级未来产业集群,引领浙江抢跑新一轮产业竞争。


  三是在大都市区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集聚区。建议在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集聚区,积极开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大对企业或机构原始创新、应用研究的支持。参照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与国际先进做法,推出在全国更具吸引力的科研补贴、领军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针对我省制造企业“高尖精缺”人才引进的保障方案,探索实施更加普惠的个税返还、人才住房、子女教育政策等,吸引全球人才集聚,从而增强浙江在高端技术、金融资本和高层次人才方面的集聚能力。


  四是完善跨区域的产业创新合作平台试点机制。结合G60创新走廊建设和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建议加强各地创新飞地的经验总结,开展省内和跨省市产业创新飞地建设试点,统筹建立健全产业创新飞地合作、建设、运行机制,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推动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开放共享创新资源,引导和鼓励县(市、区)建立产业创新飞地,入驻企业在项目、金融、人才等方面享受属地同等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园区、高校、企业等各类主体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设立离岸科创平台。




来源: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浙江知联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周 赟

二审:龙爱民



来源:gh_99141071f7f4 科技武林门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2MzAxODI0Nw==&mid=2247499143&idx=3&sn=966ec30d87e8f337276e924b0bb3eaf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