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婷: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逻辑与规约研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2-04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

范晓婷(1989—),女,山东新泰人,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经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高校教育管理》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一、概念阐释:何为制度逻辑与制度规约?


作为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制度是制度分析方法中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为制定的旨在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制约,它通过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结构以便减少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一项制度的落实与推进需要厘清两个问题,才能保证制度执行的逻辑科学性与建设方向性,其一为制度逻辑,其二为制度规约。美国斯坦福大学周雪光教授指出,制度逻辑是诱发和塑造某领域相应行为方式的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行动机制,是塑造或决定组织环境中的“游戏规则”以及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系列假设。所谓制度规约,在诺斯看来,其基本内涵由正式制度规约、非正式制度规约及其制度规约实施特征三者共同组成:其一,正式制度规约指代由某些人或某种组织自觉的或有意识的制定出来的各项正式法律、法规及规则的集合;其二,非正式制度规约即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非成文习俗或行为准则,例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它作为正式约束的基础与补充而存在;其三,制度规约实施特征则指为保证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得到有效遵循而采取的相应方法,例如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或要求个人自觉遵守伦理道德等。


二、制度产生:一流学科建设遵循何种制度逻辑?


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变迁建立在多重逻辑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在既定的重点学科评选及“211工程”建设的制度化体系之下,利益划分格局既已成型,然潜在收益正随着内外部境变化而在既定制度安排内无法实现,从而推动着新学科制度建设的形成与产生。因此,学科建设制度的变迁是在宏观环境与微观背景综合交叉的系统化行动过程中形成的,期间多方利益相关者成为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形成不同利益关系并在主体之间进行利益博弈,从而逐步影响制度的变迁与资源的再分配。基于此,这种推动一流学科制度形成的多重制度逻辑以宏观制度逻辑与微观制度逻辑为引线,综合交叉催生制度变迁。宏观制度逻辑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动力引擎与开放发展理念呼唤学科建设制度的变迁。中高速经济发展新态势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引领科技创新”的更高要求,一流学科建设便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引领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其二,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与选择。一流学科建设能够助推国家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激发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办学活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在微观制度逻辑层面,新型现代政府治理逻辑、高等教育发展内在逻辑及社会参与办学逻辑的三维立体结构共同孕育催生着一流学科制度的产生。其一,政府对学科建设的管理由主导转为引导是必然趋势。地方政府管理权限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相应扩大,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学科建设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之下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其二,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质量提升的内生性逻辑要求。以往重点学科建设在推进高校专业优势与竞争力增强的同时,行政色彩浓厚、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在学科生态系统内部不断凸显,并逐渐产生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对学生的就业与深造、人才队伍建设乃至学校的长远发展及社会评价产生负面效应,成为学科建设中的首要难题,一流学科建设制度针对传统学科制度的弊病由此应运而生。其三,“管办评分离”机制下的社会参与制度逻辑呼唤一流学科建设。在以往重点学科建设进程中,尽管社会参与成分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受政府主导影响颇为显著进而导致学科建设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等问题出现。因此,在“管办评分离”机制的引导下,社会参与制度逻辑呼唤社会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到一流学科建设之中,以第三方评价的形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公平性、竞争性及开放性。


三、制度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遵循何种制度规约?


一流学科作为学科制度变迁的成果应当与重点学科制度区别开来,通过构建有别于旧制度的规约来约束、规范并稳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严格杜绝“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出现。依据诺斯的制度规约内涵为理论框架,结合目前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及落实情况,对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规约框架进行分析。在正式制度规约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一流学科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打破学科身份固化,增强学科竞争活力,保障良性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二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作用,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学科建设方案,体现区域化优势与社会服务理念;三是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为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前沿发展,鼓励高校探索特色化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在非正式制度规约方面,一是构建包容性学科文化生态,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价值文化;二是政府、高校及社会三方利益相关者应遵循各司其职、各显其能的行为规范;三是破除重点学科建设“一劳永逸”的思想禁锢,去粗取精,总结重点学科建设经验,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宗旨,与时代逻辑背景相结合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在制度规约实施特征方面,一是组建一流学科建设小组以提供实体组织保障,是制定并实施交流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基本前提;二是为政府、高校及社会三方利益相关群体以及各方内部群体提供交流沟通机制;三是完善一流学科评价激励机制,在鼓励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充分激发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学术导向正确,学术规范严谨,内容特色鲜明

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32-1593/C

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105X

联系电话:0516-83885569

期刊网站:http://xb.cumt.edu.cn

E-mail:xbsk@cumt.edu.cn



来源:kd_xbsk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Y4MjY1NA==&mid=2650959877&idx=1&sn=437cbf915e6c3a7e3300a8deec7eb62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