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艺术作品分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2-21

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

推荐人

梁雅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语篇分析、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研究。


导语

社会符号学研究者认为,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在表征世界经验、构建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相似的功能,因此可以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非语言符号进行系统分析。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视觉符号,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作品往往会让缺少相关背景的研究者望而却步,本期“特别推荐”栏目推荐多模态语篇分析学家Michael O’Toole教授的专著一部及Gill Abousnnouga和David Machin教授的学术论文一篇,以期为艺术作品的赏析提供一种社会符号学视角。


推荐图书

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作者:Michael O’Toole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时间:2011


目录


内容提要

该书运用社会符号学理论,从表征意义(representation meaning)、情态意义(modal meaning)和构图意义(compositional meaning)等三个维度对绘画、雕像和建筑等艺术作品的“语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一部分“感知”(Perceptions)依次聚焦波提切利的名画《春》(第一章)、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前称)的加加林塑像等四座雕像(第二章)和芬兰恩佐库泽特公司办公楼等三栋建筑(第三章)。第四章将英裔美国诗人威斯坦·休·奥登的诗歌《美术馆》(Musee des Beaux Arts)和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绘画《有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进行对比,揭示了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在意义表征形式上的相似之处。


该书的第二部分“理解”(Conceptions)首先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在艺术鉴赏中的独特优势(见第五章)。例如,社会符号学分析立足文本本身,而非分析者的个人阅历和知识背景,因而更加客观,具有可重复性。第六章运用社会符号学框架分析并对比了三幅主题截然不同的人物绘画,揭示了它们在情态和构图意义上的相似之处。第七章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概念,提出了立足艺术文本的研究方法,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最后,作者指出,尽管一个艺术作品通常具有三个维度的意义,但不乏某些作品重点突出某一意义。例如,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通常强调表征意义(见第八章)。


推荐理由

Michael O’Toole,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荣休教授,在文学文体学、符号学,以及艺术和美学领域著述颇丰。本书是其视觉艺术符号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多模态话语分析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语言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获取渠道

该书可在国内电商平台购得。


推荐论文

Abousnnouga , G. & D. Machin . 2010. Analysing the language of war monuments. Visual Communication 9 (2): 131–149.


摘要

This paper seeks an approach for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emiotic resources used by the designers of British World War 1 monuments. Semiotic studies of monuments have emphasised on the one hand factors from outside the “text”, in other words contextual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design decisions, and on the other hand factors within the text, as being maximally important for this – the latter characterising such visual communication, like language, as a system or code. The paper uses an assessment of an example of the latter, O’Toole’s functional analysis (1994) of sculptures, using a number of theories of the visual to draw out its limitations and point to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hat would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satisfactory analysis.


推荐内容简述

文章运用O’Toole的雕像分析框架,同时借鉴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及Barthes等人的符号学理论,对两座英国一战纪念碑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首先对O’Toole的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批判,指出其在分析单位和分析思路上仍存在几点值得商榷之处。因此,文章提出了包括风格和设计(style and design)、人物姿势(poses)、注视(gaze)、规模(size)、材料和形式(materials and form)等维度的分析框架,推动了O’Toole社会符号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理由

文章并非全盘接受O’Toole的研究方法,而是博采众长,结合自己的研究语料提出了更加完善、合理的分析框架。文章发表在多模态和符号学领域权威国际期刊《视觉传播》(Visual Communication)上,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获取渠道

论文可在《视觉传播》(Visual Communication)期刊网站下载。

来源:iresearching 外语学术科研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wMjgzMw==&mid=2651613390&idx=1&sn=7b4e45f73b9fe8907e3c4f5bf726a907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