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今日科技话题:全球首颗主动卫星、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火箭研制、1.1亿年前“蟑螂亲戚”、新款无人机、遗传差异

今日科技话题:全球首颗主动卫星、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火箭研制、1.1亿年前“蟑螂亲戚”、新款无人机、遗传差异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3-04

来源:鹤岗科普

1

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



“今年7月,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中全球首颗搭载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将在上海出厂待发射,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监测。”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张兴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张兴赢表示,该卫星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14轨,获取全球大气二氧化碳、云和气溶胶的观测数据,可用于大气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不仅造福中国,也惠及全球,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日报》


2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有望今年7月开建


▲ 平方公里阵列SKA(图片来源:新华网)



全球多方合作、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于2021年7月开始建设,预计2028年将建成10%的规模并投入观测。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SKA中国首席科学家武向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SKA已从概念设计转向工程实施。“巨眼”遥望太空,将带来全新的宇宙信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


据介绍,SKA两个台址各自位于南非及南部非洲8国、澳大利亚西部的无线电宁静区域,将分别由分布在3000公里范围内的2500面15米到13.5米口径碟形天线、250个直径60米的致密孔径阵列,以及130万只对数周期天线组成的稀疏孔径阵列组成,其等效接收面积达平方公里级,频率覆盖范围为50兆赫至20千兆赫。


——新华网


3

“十四五”我国将继续推进两型“重量级”火箭研制



3月2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将持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突破现有火箭的箭体尺寸以及发动机推力,从而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


全国政协委员、一院运载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表示:“这两型火箭的成功研制,将大幅提升我国航天器进入外太空的能力。”


她透露,未来5年,我国除了继续推进两型“重量级”火箭研制,航天工程还将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航天工程系统各个关键环节将实现智能化,运载火箭在故障条件下,将具备自适应控制、在线轨道规划、任务降级处理等几种能力,以精确入轨为终极目标,让执行任务更加灵活。


——新华网


4

科学家发现1.1亿年前“蟑螂亲戚”


▲ 玉门鞘蠊化石标本。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中国、德国、英国古生物学者最近在我国甘肃玉门发现一种1.1亿年前的原始昆虫——玉门鞘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玉门鞘蠊在分类学上与蟑螂、螳螂、白蚁有亲缘关系,称得上这些昆虫的“远古亲戚”。


研究团队还选取了玉门鞘蠊的72个典型特征,与36个昆虫类群进行了分类学比对。结果显示,玉门鞘蠊与现在的蟑螂、螳螂、白蚁等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这些昆虫的“远古亲戚”。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刊发于古生物领域国际期刊《远古世界》。 


——新华网


5

新款无人机:以昆虫为灵感,能在狭窄空间飞行


▲ 图片来源:环球网



3月3日消息,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以昆虫为灵感的无人机。这款设备重量仅为0.6克,相当于一只普通大黄蜂的质量。


据科研人员介绍,这款设备更为灵活,能像昆虫般在极为狭窄的空间里飞行,并能承受碰撞和颠簸。这款无人机的弹性也与昆虫接近,能实现每秒扇动近500次。同时,该设备还可做出翻跟头等动作,并可在受到撞击时立刻恢复。


科研人员表示,未来,这款无人机有望应用于众多工业、农业等场景,比如为农作物授粉、事故搜救或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机械检查


——环球网


6

人类基因组新数据集反映25个人种间遗传差异


▲ 基因组的结构。图片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代表全球25个人种的64个完整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该数据集将更好地揭示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帮助发现更复杂形式的遗传变异,并使针对人类疾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特异性研究成为可能。


该研究第一作者、德国海因里希海涅大学医学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彼得·艾伯特说:“有了这些新的参考数据,就可以在全球遗传变异的背景下,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研究遗传差异,这有助于对个人携带的遗传变异进行生物医学评估。”


——《科技日报》

转自:今日科协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

鹤岗市科协官方微信科普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gh_c593f21141e2 鹤岗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DUzOTk5Mw==&mid=2247506886&idx=4&sn=0654e304c4566b543598ee6c421599a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