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3-05

来源:首席财经智库


编辑 | 白清源

来源 | 刘晓博说财经(liuxb929)


“两会”如期而至,其中的最大看点——“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天上午全文披露。

 

下面简单谈谈,“报告”传递了哪些重要信号。

 

1、宏观政策,提法有较大变化

 

疫情之后,各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比较宽松、积极。中国较早控制住了疫情,成为2020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所以今年宏观政策重回“常态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正是因为有这个判断,我早在去年10月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就勾画了未来一年的A股轮廓:


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会有一波行情,指数可以创近年新高。但由于宏观政策的拐点,A股会在2021年一季度末开始进入调整期,为期大约半年。后来又在专栏里预测,调整可能会提前。目前股市已经基本兑现了这些预测。

 

今天报告透露的很多信息,也证实了此前关于“常态化”的判断。


比如:2021年的赤字率按照3.2%安排,这比2020年的3.6%有了明显降低。跟2018年的2.6%和2019年2.8%相比,还是相对宽松的,显示了“不急转弯”的基本态度。

 

另外,2021年“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去年则发行了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

 

第三是专项地方债,今年的计划是“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而2020年实际发行地方专项债4.15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专项债券3.6万亿元,再融资的专项债券5000多亿元。

 

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跟2020年差异也很大:

 

2020年报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2021年报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2021年报告没有提到“降准降息”,2020年提到了、并且实施了。由此可见,在2021年极有可能没有降息,也没有全面降准,最多有定向降准。除非经济形势发生大逆转。

 

2020年报告没有提及“杠杆率”,事实上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因为抗疫有了显著上升,尤其是去年二季度。而在今年的报告里,提出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意味着,今年宏观经济杠杆率(债务率)上涨空间不大,这对于股市楼市显然是利空。

 

对于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额的提法,去年是“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显然是比较宽松的表示。而今年只是说“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力度不如去年。

 

我个人预测,今年广义货币M2的增速,个别月份可能跌破9%,全年基本维持在9%左右。至于社会融资额的增速,大致将回落到11%左右。

 

也就是说,2021年钱的宽裕度将不如2020年。

 

今年报告谈宏观政策时候,提到了“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去年就没有。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给经济灌水的同时、要防止水太多。太多了,就会出现泡沫,杠杆率上升,就会有风险。

 

可以看出,今年宏观政策的表述里,处处体现了“宏观政策将常态化”的意思。

 

从前几天郭树清的答记者问就可以看出,高层对资产泡沫充满了警惕,不仅担心中国出现泡沫,还担心欧美制造的泡沫影响到中国。

 

所以在今年1月初,当朋友圈流行“2021年将万物腾贵”、出现“超级通胀”的时候,我就提醒大家这是胡说八道,是诱导大家进入陷阱。2021年绝对不是满仓、重仓投资之年,而是逃顶之年。

 

2、仍然设立了GDP增长目标

 

2021年报告,设立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具体目标。此前有两种建议,一是不设目标,也就是没有具体的GDP增长目标;二是大幅调低目标,低于6%。

 

现在看来,高层仍然选择了设定具体目标,而且目标不算低。这意味着,国家还是要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国力再上新台阶。

 

设定目标,目标不算低,这对于股市和楼市算是利好。不设目标,或者目标偏低,则是短期利空。

 

3、粮食产量首次列入“重要目标”

 

每年的报告都会提及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还会回顾上一年的粮食产量。但把粮食具体产量跟GDP、失业率、CPI放在“重要目标”里,这在最近20年里非常罕见。

 

另外,近年来的报告,一般提及“粮食”3到4次,而今年的报告提及了11次。除了把2021年的粮食生产目标设定在 “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还特别给出了下面一段表述:

 

完善灌溉设施,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稳定生猪生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一度出现粮食危机,部分产量国限制粮食出口,让全球吓出了一身冷汗,粮食价格和粮食股大涨。此外,去年猪肉价格的飙升,也带来了不少可以吸取的教训。

 

中美战略博弈日趋激烈,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粮食生产显然要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4、住房政策,以“租”为主

 

报告14次出现了“房”字,可见住房问题仍然是民生焦点问题。今年报告对住房政策的表述“中规中矩”,主要突出“租”:

 

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曾在专栏里分析过:2021年中央对房地产的最大关注是“租房”问题。今天的报告用了论述住房问题的过半文字说“租房”,可见未来会有系列政策出台,包括增加供地、减税降费、资金支持、规范市场等措施。

 

有较多租房需求的,往往是大城市。而大城市房价又比较贵,新市民很难在短期内买房,租房市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去年长租公寓暴雷,意味着之前的模式有问题,需要调整。

 

2021年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稳定,新房销售额、卖地收入,都将有超过GDP的增速,市场整体不会冷。

 

5、重申“积极考虑加入CPTPP”

 

自去年四季度加入RECP之后,中国一直在所有正式场合表示,希望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此次报告重申了这个立场,具体表述是:

 

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推动中美平等互利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在对外开放上中国“得陇望蜀”,有更大的决心。继签署RECP、中欧投资协定之后,希望加入CPTPP。

 

CPTPP比RECP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主要体现在关税水平、国企地位、劳工权益、环保、知识产权等方面。如果中国决心加入,则必将在未来几年有更大力度改革。

 

第二,“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推动中美平等互利经贸关系向前发展”,表达了缓和中美关系的愿望。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首席财经智库


东南亚30万骗子,正在毁掉中国三代人!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三连,非常感谢。


来源:caijing-top 首席财经智库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OTE0NDYyMQ==&mid=2247511361&idx=5&sn=313f177f379ad59c112102719900110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