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辟谣┋一捂即晕?我们对麻醉药物的误解有多深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3-07

来源:科普新疆

最近,广东一23岁女孩因七氟烷中毒致死的事件备受关注,不仅在网上引发了大众的高度关注,还因此出现了网红医生、专业人士以及粉丝之间的一系列争论,甚至出现了“用自己做麻醉实验”的极度危险行为。纷争的白热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麻醉类药物相关知识的超高关注度。

 

除了接受一些治疗、手术等特殊情况之外,似乎麻醉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挺遥远;但通过这次网络热点的爆发可以看出,我们对于麻醉药物的认知还存在着非常多的误区,就比如传播度最高的一个: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用毛巾捂住口鼻人就会瞬间晕倒”场景,这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



 图虫创意


01


“一捂就晕”和“一拍就走”

过于夸张 难以实现


作为吸入性的麻醉气体,七氟烷和乙醚即使再“厉害”,也绝比不了神话故事里的仙气,它们必须得在人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可以产生麻醉效果。但达到这样有效浓度的过程,可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就如同饭得一口一口吃下去一样,药也得一口一口吸进来。所以,像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捂就晕”,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而如民间传说的“拍花子”拐卖儿童手段所描述的“一拍头,孩子就跟着走”以及经常跟传销组织挂钩的“用了一些迷药之后就会自动把钱都交出来”等情景,都是在恐惧心理影响下产生的以讹传讹,类似于“咕咚来了”。在临床麻醉中,还没有如此“神奇”的麻醉药物。即使万一有,也必须把这种药物应用到某一特定剂量,并保证足够的持续时间,才可能达到上述情景中的效果。先不说药物成本之高,单说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精准把握,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做到,如果真运用在犯罪行为中,也算是“高智商犯罪”了。



 图虫创意


02


“一孕傻三年”是麻药惹的祸?

说法本身就不靠谱


不同麻醉药对人体的副作用不尽相同。以七氟烷为例,最常见的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其次,是躁动(儿童更多见)、嗜睡(俗称睡不醒)等;还有比较少见的呼吸道阻塞、喉痉挛、甚至呼吸停止、心律失常等。但是,一些毫无根据、随意夸大麻醉药副作用的民间说法,就离谱得多,比如“剖腹产打麻药导致一孕傻三年”就纯属无稽之谈。

 

首先,“一孕傻三年”这一论调本身就不科学。众所周知,怀孕、分娩、养育后代,通常需要耗费一位母亲,乃至整个家庭的大量精力,这些难以数计的辛苦与付出,常常使人精神紧张、疲惫不堪,睡眠质量更是直线下降,由此就会导致思路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工作学习的效率下降等异常。这些异常,似乎就成了“人傻”的“铁证”。可实际上这都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造成的神经系统紊乱症状,跟“傻”不沾边,而且也不是母亲这一角色身上所独有的。可以说,这种论调,既不尊重女性,更无科学性可言。


图虫创意


其次,“麻醉使人变傻”完全是误解。之所以出现这种误解,是因为有人觉得麻醉药会影响智力,那么,麻醉药果真有如此破坏力吗?当然没有。要知道,智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联想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而麻醉药仅是略微影响了其中的一方面---记忆能力(比如咪达唑仑的遗忘作用),但这是正常的药理效应,患者遗失的也往往只是麻醉开始前的紧张场景,或术后运送过程等短期记忆,并不会让人失去关于姓名、住址、所患何病等方面的长期记忆。况且,这种短时遗忘也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所以,麻醉药对记忆力的影响很小,对整体智力的影响就更小了,根本谈不上把人变傻。只是由于大家对麻醉药缺乏了解继而产生了恐惧心理,才使误解越陷越深。


综合上述解析,“剖腹产打麻药导致一孕傻三年”的说法,完全是由“一孕傻三年”和“麻醉使人变傻”这两个错误观点“打包”而成的,不可信。


图虫创意


03


麻醉药并非唾手可得

“防麻”警报须时刻在线 


此次热点事件让很多人开始担心,麻醉药若是被心怀不轨的人滥用,对于整个社会的秩序和治安都会形成非常严重的威胁。首先,仅就事件中涉及到的七氟烷(醚)而言,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来禁止开据发放的行为,但这种开据发放行为的前提,必须是患者存在非常明确的使用指征;而且,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因此,医师对这种药品的把关极其严格,即使途径合法、手续齐全,也会慎之又慎,不会让人轻易获得。


图虫创意


尽管如此,我们也需要格外谨慎。企图利用麻醉药物达到非法、恶意目的的人,常常会把“迷药”掺进食物和水里,并想尽一切方法隐蔽加害行为。比如,会选择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利用肢体、物体遮挡等等;或者制造犯罪时机,比如在人少、僻静的空间,蓄意灌醉受害人等等。


在社交活动中,不喝、不吃陌生人递来的水和食物;尽量不让别人接触自己的水和食物;尽量避免醉酒;尽量不与陌生人(可靠性低,或不能判断可靠性的所谓“熟人”)独处;如遇身体不适,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不放松心中的警惕之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遭到此类伤害。



作者 | 王   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

审核 | 袁宏勋 北大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Science_Xinjiang 科普新疆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I0NTc0OQ==&mid=2650910850&idx=3&sn=129348a206c60f387f8da7e4bb3b73cb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