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期刊助力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为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3-09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期刊意识到,作为“双一流”建设中科研成果发布的载体和重要交流平台,期刊对学科建设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希望抓住“双一流”建设为高校期刊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改变自身地处学校“边缘”的地位。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通过建立期刊小集群、依托优势学科开设重点栏目、以刊为媒宣传学校、将期刊的专家资源发挥到极致、打造优质学术活动平台等方式助力学校学科建设,探索了一条地方高校期刊的特色建设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期刊;学科建设;期刊小集群;“双一流”;智库;转型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合称为“双一流”,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切入点,不难看出,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组成部分,换言之,“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就是学科建设。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载体,是促进学科创新、引导学科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从“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以来,学术界和出版界就掀起了研究和探讨学科建设与学术期刊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热潮。郑琰燚等[1]指出高校学报应根据“双一流”的建设路径充分依托所在高校和学科提高期刊的质量;张伟伟等[2]以清华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部分“双一流”高校为例,提出政府、高校、期刊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打造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群;武晓耕等[3]通过研究高校“双一流”建设对学术期刊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建立以期刊为核心的一流学科发展模式,推动期刊取得更大的发展;高慧芳[4]认为高校科技期刊作为高校对外的学术窗口和科研平台,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发挥培育和促进优势学科发展、培养高新尖科研人才的纽带作用,推动学科建设;陈鹏等[5]以山东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为例,探讨了培育一流科技期刊在助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管珺等[6]、田江[7]、东艳[8]等也探讨了“双一流”建设对期刊的影响和意义。通过以上调研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侧重于强调学科建设对学术期刊的积极影响,而少数分析学术期刊助推学科建设的文献仍停留在表面的宏观政策解读,并未涉及详细的实践方法,部分有案例的文献也只提到“双一流”高校的做法。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双一流”建设都将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期刊有必要、有能力、也有责任参与其中,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3]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以下简称“期刊社”)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深入分析和探讨地方高校期刊如何另辟蹊径,提升其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参与度,从而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持和正面推动,希望能够为高校期刊,尤其是地方高校期刊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1

发展壮大唯有机制




互联网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世界,传媒行业变革加速,充满挑战和机遇。期刊社在改制前全社6人,只是一家普通高校的二级单位,面对期刊越发激烈的竞争局面,发现大部分高校期刊都是按部就班、死水一潭,缺乏活力与创新,更难谈锐意进取、跨越发展,体制机制问题已经成为期刊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家地方普通高校的期刊社,唯有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创新求变,通过探索并建立灵活的进人和用人机制,才能在历史变革、行业洗牌中抢得先机,扩大影响,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学科建设。

1)进人机制。学校自2013年之后,不再给期刊社配备事业编制人员,同时鼓励期刊社建立企业化运营机制,打破事业体制“进人难”的瓶颈,在符合学校人事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给予期刊社在人员的选聘、解聘、使用、调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期刊社可面向社会进行自主招聘,真正做到了人才管理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期刊社的发展引来一批创业干事的优秀人才。同时,期刊社制定了56项管理办法和制度,涵盖各部门及各岗位工作职责、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资产管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方面,使各部门相互协作,各岗位各司其责,实现了期刊社的高效运作。

2)用人机制。学校为期刊社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办刊经费和政策支持,允许期刊社改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终身制”,打破大锅饭。期刊社实施了以“目标任务责任书”为结果导向的考核制度,并根据各部门签订的年度目标任务责任书制定月度工作考核量化指标,设立质评部,对各部门及个人的工作每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同时将考核得分与员工工资、评优、评奖、职务晋升挂钩。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的价值导向,将个人季度经营绩效工资、年终奖与期刊社利润挂钩,通过设立49项奖励绩效,评选“年度期刊之星”,提供全面的学习培训计划,设立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职称评定和学历晋升等方式激发各方活力,实现“待遇留人”“平台留人”“事业留人”,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锻造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能够干成事的办刊队伍,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2

领导重视唯有自强




多数学术期刊在单位地处“边缘”,不受重视。难道这真是我们学术期刊的宿命吗?不!近14年来,期刊社用不服输的劲头、拼搏的勇气、先进的理念、开阔的思路、得力的举措,跳出期刊办期刊,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延伸出版的功能,致力优质学术平台的打造,融入了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在更大的空间里翱翔,争得了应有的地位和阳光雨露。

学校多届领导高度重视期刊工作,期刊社组织的座谈会、编委会、研讨会、工作会等活动都会亲自出席,每年学校的“党政工作要点”和学校工作总结、宣传材料等都会专门提及期刊工作,2010年7月学校下发了《重庆理工大学关于加快<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全校之力促进期刊发展。曾经有一位校领导对期刊社作出过高度评价:“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是重庆理工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但领导重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靠的是我们的努力争取和自身实力。

1)期刊的跨越式发展。自2010―2020年,期刊社由最初编辑出版的《重庆工学院学报》《四川兵工学报》2种期刊,发展到编辑出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机床与液压》(英文专版)《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智能技术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机电液工程学报》)6种期刊,其中:3种中文刊,3种英文刊;3种月刊,3种季刊;1种为EI/ESCI收录期刊,3种为中文核心期刊,1种为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期刊社建立了庞大的专家团队,其中海外编委137人、国内编委374人、青年编委138人、审稿专家2 029人。策划举办各类学术活动120余次,培育了“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两大品牌会议,搭建了“重庆巴南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嘉兴光机电液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18个学、研、政、产合作与交流平台,打造了“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微网站移动客户端)媒体融合平台,迈上数字出版新轨道,受到读者、作者的广泛好评,期刊管理部门、各级学会的表彰和奖励百余次,在全国期刊界拥有了一席之地。

2)期刊小集群化发展。期刊社由2006年的1种期刊发展到2020年的6种,由一般期刊上升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EI、ESCI、Scopus收录期刊,期刊资源不断增多、期刊档次不断提升。期刊社依托现有的6种期刊,充分发挥小集群化发展优势,共享相关领域专家资源,促进6种共同发展。例如:依托《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的人工智能专家资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开设了《智能技术》特色栏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邀请《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的《机械·材料》栏目的流体力学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审稿人;等等。这些运作方式明显比单刊模式更有利于从整体上全面提升期刊社的办刊实力和影响力。


3

提升影响唯有格局




近两三年,科技期刊界的大事多、喜事多。2018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9年8月中国科协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意见》,9月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等等,都让期刊人对我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什么是一流科技期刊?怎样培育一流科技期刊?这是摆在我们期刊人面前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我们通过文件学习发现,期刊社这些年的追求与探索,与《意见》所指出的方向、任务、具体举措等基本吻合。例如:科技期刊应面向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前沿,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深度联合,引入企业力量协同办刊,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探索“学会+企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企业”等多种协同办刊形式,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模式;举办一流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作者群和读者群,形成高水平学术思想的策源地;科技期刊要有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进而服务于全世界科学事业,推进科技发展的大格局。

期刊社实行了不完全等同于学校其他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再局限于编辑出版的单一业务,摈弃了“一亩三分地”传统、保守的办刊理念,积极扩大业务经营范围,通过主办期刊、学术活动、专家委员会、产业创新联盟、成果转化中心、行业培训、理事会等方式,真正搭建起了学、研、政、产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从科技成果的传播者,变为科技进步的推动者,融入了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3.1  依托优势学科开设重点栏目,筑建学科高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为学校的拳头学科“汽车”专门开设了《车辆工程》特色栏目,聘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光宇教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力教授,(时任)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石晓辉教授,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院长胡远志教授等出任栏目主持人,从2015年开始,组织了7次《电动汽车》专栏、3次《汽车安全》专栏和2次《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专栏,发表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长安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的教授、博士和科研人员的高水平文章30余篇,在业界取得了较大的反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为学校经济金融学院和管理学院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开设了《智库专稿》《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逻辑与科学方法论》《能源与环境经济》特色栏目,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专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渝双城经济圈》专栏邀请经济管理学院王文涛副教授作栏目主持人,为学校教师搭建平台,3篇来自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文章被人大报刊资料等二次文献复印转载。

两刊的编辑们定期走访本校相关二级学院和重点实验室,主动拜访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担任栏目主持人,携手打造特色栏目,为校内外专家搭建起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促进他们共同探寻学科热点、追踪学科前沿,集聚了专家队伍,使期刊真正融入了学校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

3.2  以刊为媒,宣传学校

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和《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自2014年起,专辟封二这一重要、醒目位置,并结合微信公众号、期刊官方网站等多种平台,对我校各二级学院和科研团队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多达29次,成为了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让全国的期刊读者和专家对我校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3.3 将期刊的专家资源发挥到极致

3.3.1  引荐期刊编委和刊界专家  以期刊庞大的专家资源为智库,为学校二级学院和重点实验室引荐期刊专家,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

1)引荐期刊编委。期刊社依托期刊的编委资源,引荐了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IEEE Fellow等知名学者为学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并开展学术交流座谈活动,这对学校师生认知和解读本领域的国际前沿话题及研究热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邀请《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的编委会主任戴琼海院士出任重庆市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人工智能组组长。

2)推荐刊界专家。期刊社先后为学校推荐了包括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执行主编彭超群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会副会长程郁缀教授等为学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了“新时代金融热点探讨及期刊栏目建设座谈会”,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李军林教授,经济编辑部张皓主任等出席。期刊社举办这类活动时,都主动邀请学校相关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不仅为他们了解新时代热点问题提供了机会,也让他们了解了国内高水平期刊的征稿方向和投稿要求。

3.3.2  催生新型学院的诞生  人才是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术期刊则是汇聚各个学科领域高端学术人才的平台,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和审稿专家,乃至作者群,都是活跃在该领域的一线领军型科研人员,他们都能转化为学校各个相关学科建设的宝贵资源和高端智库。与学校通过传统的重金引进高端人才的方式相比,以期刊为媒介为学校引进人才的方式,具有投入相对较低、见效相对较快的优势[2]。

重庆理工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于2018年合作共建了“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该学院就是依托期刊社英文刊的专家资源催生的一个新型学院,首任院长刘宏教授正是由期刊社为学校引荐的。刘宏教授是《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的创刊主编和现任执行主编,学院的8位兼职教授中有6位为该英文刊的国内编委[9]。2020年全国185所申报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中,我校的这个专业与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一起,被评为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A类,位列第35名。

刘宏教授和8位兼职教授每次到学校讲课时,编辑部的编辑无论是工作日的晚上还是周末,都会专程拜访他们,向他们汇报期刊工作的进展,也听取他们对期刊发展的建议。也许正是这种对编委的以诚相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编委,让编辑部、编委和期刊拧成一股绳,共谋期刊发展。

期刊社不仅以期刊为纽带,为学院引进高端人才,为学科发展和未来趋势把方向、提建议、想对策,构筑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平台,由“边缘”走入了核心地带,而且“活化”了期刊编委,促进了期刊发展,真正实现了“双赢”。

3.3.3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近年来,青年学者逐渐受到学术期刊界的关注和重视,兴起了组建青年编委会的热潮。作为传统编委会的补充,充满活力的青年编委会对提升期刊档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社于2020年分别组建了6种期刊的青年编委会,由来自全国“双一流”高校的教授、博导等共计138人组成。在依靠青年编委对期刊工作的投入和热情有效地推动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利用期刊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本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1)加入青年编委会,推动青年教师“走出去”。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如果不“走出去”,很容易变成“井底之蛙”。高校期刊组建的青年编委会,为本校青年教师“走出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期刊社的3本中文期刊在成立青年编委会之初,编辑们分别通过走访、微信和电话等方式,主动联系校内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宣传。最终,3种期刊邀请了17位校内青年教师加入青年编委会,占比为24.6%。本校青年教师可通过参加每年的青年编委会会议的方式,与全国其他优秀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状况,获取更多本领域的相关信息,激励他们向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学习,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反哺学校。

2)成为国际高水平期刊审稿人,助力提升科研水平。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鲜有机会成为国际高水平期刊的审稿人。期刊社的高水平英文期刊《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目前已被EI、ESCI、Scopus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期刊编辑主动联系本校人工智能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邀请他们担任期刊审稿人,为他们提供了接触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最新科研成果的机会。同时,通过担任期刊审稿人,也可帮助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国际高水平期刊的审稿要求,对他们向其他国际高水平期刊投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4  打造优质学术活动平台

高校期刊要想挣脱现有的束缚,提升其在学校的地位,除了单纯地出版、传播,还应该向研讨、研究、咨询、成果转化、数据服务等方向发展,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综合利用多方渠道和多种方式,将科研成果贡献给政策制定者、教学科研者和企业,助力科技创新。因此,高校期刊要从以前具有单纯的学术影响力转变成综合影响力,包括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产业影响力等,真正搭建起学、研、政、产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3.4.1  与学院联合举办学术活动,从依托学校转向服务学校  2006年至今,期刊社分别联合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两江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等,先后策划和举办了“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全国首届兵器工程大会”“第19届中国电动汽车学术年会”“第3届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共149次,其中“第4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荣获2020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奖。

地方高校自身的学术资源有限,但以期刊作为桥梁,联合学校各相关学院举办高端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为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供了最经济实惠的平台,开阔师生眼界,为他们进一步了解学科国际前沿信息提供机会,而且大大推动学校的国际化合作和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为学校吸引和招聘优秀青年人才和高端人才提供交流和接洽的机会,真可谓一举多得。

3.4.2  与政府、企业、高校联合举办学术活动,从服务学术转向服务全产业链  学术期刊的特殊性在于以服务学术界为主要定位和目标。但新时期仅仅服务于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难以为学术期刊寻找新的突破口。学术期刊可以从一个传播者上升到组织者,作为一条纽带,将这个产业链整合起来,这样就把学术期刊办成了一个学术领域的引擎。

期刊社策划和举办的学术活动,大部分都是牵手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之花。例如:与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20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会议,同期举办了“专家与企业一对一见面会”,建立了“嘉兴光机电液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服务驿站”“嘉兴智能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与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3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同期组织了“政府、院士高层对接会”,邀请大会嘉宾李德毅院士、赵春江院士就“巴南区人工智能发展与规划”与巴南区区长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2位院士为巴南区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谋篇布局。

地方高校由于其学术和科研实力的欠缺,在政府层面的话语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通过期刊举办的学术活动和搭建的服务平台,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咨询,不仅加强了学校与政府的沟通,也密切了学校与政府的联系,大大提升了政府对地方高校的重视程度。

3.4.3  承接国家一级学会秘书处工作,从服务地方转向服务全国  期刊社的2种英文刊分别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的会刊。经过努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的常设秘书处均落户期刊社,由英文刊编辑部负责日常运作。同时因与中国力学学会多年的密切合作和取得的突出成绩,期刊社彭熙社长于2020年被推选为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秘书长。

地方高校由于平台受限,很难与国家一级学会取得联系。期刊社在成为秘书处之后,主动联系本校相关学院,推荐各相关学院的优秀教师成为一级学会的会员,邀请其参加一级学会的相关活动,不仅促进了本校教师与全国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交流,更是为本校优秀教师“走出去”提供了高层次的平台。

3.4.4  组织讲座、培训,从知识生产转向知识服务  “重理工期刊谷”是2018年11月由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研究生院、MBA中心共同打造的学术平台,目的是通过学术培训、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与学术期刊出版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助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

“重理工期刊谷”先后联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DOAJ数据库等联合举办了“SCI论文写作技巧&OSID培训”“2020重理工期刊谷系列讲坛——一流期刊建设之路”“2020重理工期刊谷系列讲坛——DOAJ数据库申请培训会”等线上、线下讲座和培训,精彩实用的讲坛内容累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4 000名高校师生和期刊界同行参加,视频上点赞的次数过万[10]。




4

结束语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期刊三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建设一流学术期刊就是建设一流学科平台。作为先天不足的地方高校学术期刊,我们通过自身多年的进取与拼搏,取得了一些进步,希望为国内和我们身处同样困惑的期刊同行提供少许的借鉴。在新时代,作为我国期刊金字塔重要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学术期刊,万万不可妄自菲薄,我们不仅在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大有作为,而且可以在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中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只要我们不忘初心,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终将达到既定的目标!



5

参考文献

[1]郑琰燚,李燕文,莫弦丰,等. 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J]. 编辑学报,2017,29(2):160

[2]张伟伟,赵文义. 学术期刊服务“双一流”建设推进措施[J]. 科技与出版,2019(10):22

[3]武晓耕,韩俊. “双一流”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发展策略探析[J]. 科技与出版,2018(8):142

[4]高慧芳. 高校科技期刊在促进“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2):91

[5]陈鹏,黄历,叶宏玉,等. 培育一流科技期刊助推一流学科建设[J]. 科技与出版,2019(10):17

[6]管珺,章诚,张爱梅. 发挥高校科技期刊孵化器作用,推动“双一流”建设[J]. 出版广角,2016(19):52

[7]田江.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协同机制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17(12):23

[8]东艳. 创新驱动理念下高校学报服务“双一流”建设探讨[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35(4):93

[9]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EB/OL]. [2021-01-05]. https://sai.cqut.edu.cn/index.htm

[10]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新闻快讯[EB/OL].[2021-01-05]. https://qks.cqut.edu.cn/list.

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09

         (2020-12-26收稿;2021-01-16修回)



来源:CESSP1986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MjQ1NjgyMQ==&mid=2247484782&idx=1&sn=c40976fa7d6d6bca7b689bdd93560ae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