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今日科技话题:微型真菌新资源、空间站、清洁能源、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毅力”号火星车、“超级地球”

今日科技话题:微型真菌新资源、空间站、清洁能源、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毅力”号火星车、“超级地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3-09

来源:内蒙古科协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1

科研人员在车桑子枯枝上发现多个微型真菌新资源


▲ 图为发现的微型真菌新资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3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许建初团队于红河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基地考察时,在一小段车桑子枯枝上发现了多个微型真菌新资源,包括2个新属和4个新种。为纪念新属种的发现地与宿主植物,科研人员将其中一个新属及其新种命名为“哈尼菌属”和“车桑子哈尼菌”,并将其他新种都以“红河”作为种加词来命名。


该研究不仅为“车桑子-微型真菌”分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揭示了极端环境下真菌与宿主植物复杂的共生互作关系,且预示着中国西南干热河谷蕴藏着丰富的微型真菌新资源。


——中国新闻网


2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稳步推进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今年将陆续实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


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根据任务安排,后续将实施一系列飞行任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人民日报》


3

空间太阳能电站:让人类尽享来自太空的清洁能源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我国自2008年起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研发工作纳入国家先期研究规划。近年来,提出了平台非聚光型、二次对称聚光型、多旋转关节以及球型能量收集阵列等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同时在无线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当前,我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方面初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成为国际上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国内已有几十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进行空间超高压发电输电、高效无线能量传输、超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2019年,我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名为“逐日工程”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项目也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启动。


——《科技日报》


4

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今年发电



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发电时间有了确切说法。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3月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示范工程将于4月装料,今年年底发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钱天林介绍,为保持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高温气冷堆后续采取示范工程改进版、超临界版、制氢版的技术发展路线。目前,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改进版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超临界版高温气冷堆技术研发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 


——《科技日报》


5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着陆后首次试驾


▲ 当地时间2021年2月28日,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毅力号”传回的火星照。



3月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毅力”号火星车进行了着陆后的首次试驾,移动距离达21.3英尺(6.5米)。据美联社报道,在约33分钟的时间里,“毅力”号在火星上先向前移动了13英尺(4米),然后原地左转150度,再向后移动了8英尺(2.5米)。“毅力”号的行驶速度最高为每小时0.01英里(0.016公里)。


测试完成后,“毅力”号将开始对耶泽罗陨石坑进行长达两年的探测,其任务包括寻找火星远古时期可能存在过的生命迹象,探索火星的地质和气候特征,为未来人类探索和登陆火星探路等。 


——中国新闻网


6

距地26光年外又发现“超级地球”


▲ 当地时间3月5日,路透社发布了一张名为Gliese 486b的行星表面模拟图。这颗行星被称为“炙热的超级地球”。它的表面温度约为430摄氏度,天文学家猜测,这颗行星有一个像金星一样炎热干燥的地貌,其间散布着发光的熔岩河。



科学家们的探索从未停止。3月初,德国马普研究院海德堡天文研究所(MPIA)的学者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离地球26.3光年外的“不远处”存在一颗超级类地行星——“超级地球”,而且它离恒星不远,非常便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其大气构成。


论文指出,Gliese 486b的构成与地球、金星有相似之处,都具有金属内核,大小约为地球的1.3倍、质量约为地球的2.8倍、表面重力相当于地球的1.7倍。这种质量超过地球,但明显比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冰态巨行星小的类地行星被称作超级类地行星,也叫“超级地球”。


——中国新闻网


来源:今日科协

编辑:任健

审核:赵乐文

来源:nmgzzqkx 内蒙古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AzMzMxOA==&mid=2649575150&idx=4&sn=2b3029ef7612701e28118d4d0cb2350c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