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与世界良性互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22

内容来源:方塘智库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国不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同时还前所未有地接于近世界舞台中央;不但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同时还成为现存国际秩序维护者与新型国际关系倡导者。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一、对外开放使“中国需要世界”与“世界需要中国”成为中国与世界的共识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当时的国际环境制约,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外交流与合作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选择余地相当有限。进入60年代,国际环境愈加复杂,中国不得不采取封闭的体内循环式的发展方式,其结果是越来越远离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领导工作后,科学地分析了世界大势与我国的外部环境,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正是在邓小平“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真知卓见指引下,我们党于1978年底做出了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就在这一年,中国与日本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对外政策全面调整。也正是从这时起,邓小平亲自出访日美等国。许多团组到西方国家进行调研,一批又一批专家学者公派出国进修。境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品、机器设备,以及现代经济理念和先进管理手段进入中国。中国成功地打开国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全面。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客观,越来越理性。
二、对外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成为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统一进程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时,美国等西方国家曾经利用中国发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困难,实行所谓对华制裁。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时刻,中国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不动摇,另一方面实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最终战胜了新的强权政治带来的新冷战威胁。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成功地加入了世贸组织,由原来孤立于世界之外独自运转的封闭经济体,变成了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了推动世界多极化、参与全球治理、变革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
随着综合国力迅猛增长,国际处境持续改善,中国对外开放的信心和能力持续加强,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增大。中国不但长期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量令人信服的数据和事实表明,中国开始成为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参与国际反恐和打击国际水盗,参与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参与引导新一轮南南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的建设性力量。总之,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获得了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相互结合的巨大空间,获得了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发展与安全利益的广阔舞台。世界各国则在中国找到了无可比拟的投资场所和消费市场,获得了超越制度分歧与价值观差异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两个走向”此呼彼应与“两个需要”相互促进,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一个主旋律,成为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引擎。
三、对外开放使“中国需要世界”与“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新常态
2012年中共十八召开时,中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位,吸引外资多年处于世界前列,对外投资和企业走出去的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发展大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最重要因素。在此形势下,中国不断向世界传递信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绝不仅仅是经济行为,而是涉及政治、科技、人文、安全、生态等所有领域;中国对外开放,绝不仅仅是单行道,而是与世界联动与合作;中国对外开放,绝不仅仅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是要与整个世界和衷共济,命运与共。
世界的进步发展从来都是曲折而复杂的,中国的和平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受意识形态差异、发展模式竞争、地缘战略博弈等因素影响,世界上某些势力对中国迅猛发展明显不适。有鉴于此,2013年3月,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并发表对外政策演说时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当年秋季,他出访中亚东南亚,发出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6年9月,他在G20峰会上进一步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搞建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同外部世界的互动持续加深。
这时,始发于欧美国家的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犹在,世界经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愈加明显,反对共同发展与进步的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逆势来袭,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性威胁和挑战与日俱增。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坚守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公开承诺: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开竞争,让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网。几年来,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国际社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
四、对外开放使中国“深刻改变自己”同时也“深刻影响世界”成为历史必然
当前,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关系瞬息万变的总体特点依然如故。人类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之新起点。但经济全球化持续向前的历史大势没有改变,人类谋求共同进步普遍安全持久繁荣的共同诉求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关于“世界好中国才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只有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的坚定信念没有改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并支持多边体系的意志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在2017年秋召开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略。他又一次强调:中国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九大后,针对国际关系新变化,结合发展新要求,我国又采取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诸如建立海南自由贸易区、举办世界首届进博会、以高度负责态度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筹备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峰会等,受到世界舆论普遍好评。
显而易见,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实现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同时还要在国际关系重塑与世界格局转换中谋求实践创新。这种对外开放,将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新方式、更具影响、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意味着中国将更积极更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也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全球治理,携手世界各国重构国际规则和世界秩序。这种开放,结果只能是也必然是中华民族更加全面而深刻地改变自我,同时也更加深刻而久远地影响整个世界。

作者:于洪君,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原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来源:方塘智库

原文链接:http://daguoce.org/article/12/522.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对外开放 国际关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