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今日科技话题:数字银河系、绿孔雀、盘州暴鱼、癌症新陈代谢百年模型、地外文明、“挖土”恐龙

今日科技话题:数字银河系、绿孔雀、盘州暴鱼、癌症新陈代谢百年模型、地外文明、“挖土”恐龙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4-09

1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最新数据集  将成“数字银河系”的重要基石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包含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8年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DR8数据集于日前正式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预计到2022年,郭守敬望远镜发布的光谱数量有望突破2000万条。


郭守敬望远镜千万量级的光谱数据将成为“数字银河系”的重要基石,对于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助力天文学家搜寻稀有天体、致密天体以及研究恒星物理和探索遥远宇宙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


——《人民日报》


2

研究揭示人类干扰是绿孔雀走向濒危主要驱动因素


图为绿孔雀的分布及研究中的采样信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4月7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该所与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组装了首个绿孔雀基因组,并综合使用多种分析方法揭示史前以来的人类干扰是绿孔雀走向濒危的主要驱动因素。


绿孔雀素有“百鸟之王”的美誉,其体态优美、羽色华丽,是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常客,也是缅甸等国古代王权的象征,对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绿孔雀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全球性濒危”等级。其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至爪哇的广大区域,后来经历了剧烈的种群收缩,目前仅片段化分布于云南及东南亚的局部区域。


——中国新闻网


3

2.44亿年前的“盘州暴鱼”:“粗犷凌厉”且“凶狠”


▲ 徐光辉研究员向记者展示介绍“盘州暴鱼”化石。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最近在贵州省盘州市研究发现2.44亿年前一种大型的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化石,命名为“盘州暴鱼”,它代表了疣齿鱼科迄今最古老的化石新证据。


研究发现,“盘州暴鱼”进化出与之前发现的“云南暴鱼”及其他所有疣齿鱼科鱼类不同的生态特征,展现出更为“粗犷凌厉”的一面:其牙齿特别粗壮,看起来也非常“凶狠”。


——中国新闻网


4

新发现颠覆癌症新陈代谢百年模型



过去认为,肿瘤细胞以高速率消耗葡萄糖进行代谢,但美国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4月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发现表明,肿瘤细胞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相反,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非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葡萄糖摄取水平。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细胞根据其新陈代谢程序使用不同的营养物质,这一发现颠覆了过去百年来的癌症新陈代谢模型,有助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肿瘤成像技术。


通常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使用葡萄糖的放射性示踪剂(FDG),根据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来“点亮”癌细胞。而此次,研究小组使用了两种不同的PET示踪剂,一种跟踪葡萄糖,另一种跟踪营养物质谷氨酰胺,来观测6种不同的肿瘤模型,包括结直肠癌、肾癌和乳腺癌等。在其中每一种癌症中,均发现髓系免疫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最高,其次是T细胞和肿瘤细胞。而肿瘤细胞对谷氨酰胺的摄取量最高。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适用于各种癌症类型。


——《科技日报》


5

地外文明或将因污染物而“暴露”



近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假如我们附近的恒星系统中存在先进的地外文明,我们或许能够通过观测其系统中的大气污染来发现外星文明。这项研究主要评估了一种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


“在地球上,大多数二氧化氮来自人类活动——比如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发电厂。”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拉维·科帕拉普说:“在较低层大气中(距地面约10至15公里)的二氧化氮,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因此,在宜居星球上观测到二氧化氮,或许能够说明该星球存在工业化文明。”据了解,该研究论文已被《天体物理学杂志》接受。



——《科技日报》


6

科学家新发现身披盔甲的“挖土”恐龙




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新发掘的一只甲龙的骨骼遗骸显示,甲龙科恐龙可能曾掌握了挖土的本领。这个恐龙标本名为MPC-D 100/1359,或能增进我们对晚白垩纪(8400万—7200万年前)动物行为的理解。


此次,韩国首尔大学研究团队从上世纪70年代在蒙古南戈壁沙漠发现的“Baruungoyot”组一个地层中,发掘到了骨骼残骸并标号为MPC-D 100/1359。研究团队分析认为,MPC-D 100/1359的多个解剖学特征显示,这或许是一只甲龙,且它曾适应了挖土——这只甲龙的前足骨骼呈浅弧形排列,这是能用来挖掘松软土的证明。


——环球网


来源:gh_149f7579f7db 漯河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U1NzY4NQ==&mid=2247488853&idx=4&sn=dc273949e8802dc76d023d2e218a17b6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