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中国科学家的故事④:人生为一大事来——朱光亚

江苏扬州市科协 2021-04-21

为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充分利用革命精神谱系的教育元素,展现中国科学家群体崇高的精神风貌和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立体式呈现庆祝建党百年的科技篇章,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重温初心使命,从中汲取自立自强的强大动力,扬州市科协推出《学党史悟思想|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系列专栏,第4期为大家讲述的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协第四任主席朱光亚的人生故事。

朱光亚,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一生就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赴美学习成绩优异

朱光亚1924年出生于湖北省,由于父亲在法国企业工作,他和兄弟姐妹从小接受西式教育。1938年,受抗日战争形势所迫,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转移到重庆,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1941年,他考入了西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通过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赵广增等教授了解了国际物理学科的新发展。1942年夏天,朱光亚转学到西南联大,在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吴大猷等众多名师的悉心教导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被派往美国考察,学习原子弹的相关技术。年轻学者朱光亚、李政道被吴大猷选为助手,与他同行。

1946年9月,朱光亚进入密歇根大学,一边担任吴大猷的助手做物理课题,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实验核物理。1947年初,他在世界著名的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上连续发表英语论文,核物理新兴科学前沿从此开始出现中国人的名字。1949年秋天,朱光亚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年他仅仅25岁。

毅然回国投身教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消息传到美国,朱光亚和很多进步同学兴奋不已,感到报效祖国的机会到了。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那封著名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在美国各地的留学生中传阅。到1950年初,有52名决定回国的留学生在上面签名。

1950年2月,朱光亚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接下来,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也受到感召,陆续回国。朱光亚回到祖国仅仅四天,就站在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讲台上,他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副教授,主讲的是光学和普通物理。在此期间,他还出版了系统论述核武器的学术著作《原子能和原子弹》。

1952年,朱光亚被选为板门店谈判的翻译。当时美方虽然在战场上已经失利,但因为有核武器的底牌,所以态度仍十分强硬,谈判异常艰难。这令朱光亚如芒在背,他知道,新中国要想真正独立,不受人欺侮,必须拥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他暗下决心:这辈子主要就做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奔赴长春忘我工作

1952年,中央决定在东北地区建立一所能与国际交流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经过院系调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高昂的热情奔赴长春,投入到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的创建工作中。

在领导创建物理系的同时,朱光亚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朱光亚非常讲究教学方法,他印制了“答疑卡片”,学生们可以把问题写在上面,交给老师作书面回答。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张昌达至今仍保留着大学时朱光亚老师给他做的原子物理学书面答疑卡片。朱光亚讲课思路明晰,概念透彻,语言简练,他的课程被学生们称为“艺术精品”。他的学生陈佳洱院士回忆说:“听朱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他不仅给我传授各门课的基础知识,还教会我怎么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1955年5月,朱光亚调离东北人民大学,离开了他辛勤奉献的白山黑水。3年时间里,该校物理系从无到有,师资队伍发展到50多人,建成12个实验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朱光亚在东北人民大学教过的学生有519人。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3人,教育部副部长1人,著名大学校级领导6人,国家科学奖项获得者、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数百人。

一生一事功勋卓著

1955年,新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朱光亚被召唤回到北京,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这批人后来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核事业的骨干力量。195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6月,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唯有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当时核武器研究所急需一位负责原子弹产品的“科学技术领导人”,35岁的朱光亚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等当时颇有名望的科学家都在朱光亚的建议下加入了核武器发展团队。

1957年至1959年,朱光亚先后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四〇一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核武器研制工程中。后来,朱光亚亲手起草了原子弹发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朱光亚在从原子弹试验场撤回途中看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潸然泪下。

此后,朱光亚又参与组织领导了第一枚空投航弹、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任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之一。1967年6月,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9月,朱光亚参与组织指挥的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取得成功,实现核试验转入地下的目标。此后几十年间,他又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还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著名的“863计划”)以及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并在1994年全票当选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溘然长逝,享年87岁。

朱光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终生。他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奋发进取,为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学家,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