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V中的“入乡随俗”——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实现新突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2-14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詹传郎/颜河/路新慧合作:OPV中的“入乡随俗”——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实现新突破

具有质轻、柔性、成本低、易于大面积印刷制造等优点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发展迅速。得益于材料设计的创新以及器件结构的不断优化,目前基于非富勒烯受体(NFA)的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15%。然而,有机材料吸收范围窄、载流子迁移率低且易复合等特性制约了有机光伏器件的进一步突破。应对这一挑战,研究人员开发了三元电池、叠层电池等技术来提高有机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保持单节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简单,第三组分的加入可以调控并优化活性层的光学、电学特性以及薄膜形貌,能够有效提高器件性能。

近日,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詹传郎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颜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路新慧教授等报道了一种基于窄带隙受体Y6、中带隙受体ITCT以及给体PBDB-T-SF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6.1%。在这个工作中,作者借鉴超分子化学中的主客体概念,由于所引入的客体受体分子(ITCT)遵从主体受体分子(Y6)的聚集行为,因此,主体受体分子(Y6)的堆积和活性层形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持,这样,在客体分子(客)遵从(随)主体分子(主)的聚集行为(便)——客随主便——的基础上,实现了主客体受体分子间的协同作用,达到了提升器件性能的目的。

与通常采用的引入窄带隙NFA作为第三组分,拓宽近红外(NIR)吸收从而增大Jsc的方法不同,此工作报道的作为客体分子(第三组分)的中带隙受体分子ITCT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共混受体的LUMO能级,而且与主体分子Y6相容性较好,在保持原有二元体系π-π堆积的同时,能够提高共混薄膜结晶性并增大相分离,成功提升了器件的开路电压Voc与填充因子FF。这种方法在以PBDB-T-SF:IT-4F作为二元体系时同样适用。该论文发表在Materials Horizons杂志上(DOI: 10.1039/c9mh00844f),题为“The Synergy of Host-Guest Nonfullerene Acceptors Enables 16%-Efficiency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Increased Open-Circuit Voltage and Fill-Factor”。

20191214140045_dabfe0.jpg

图1. 化学结构、吸收光谱、能级排布、器件性能

研究人员采用了ITO/PEDOT:PSS/活性层/PDINO/Al正装结构制备太阳能电池器件。当基于PBDB-T-SF:Y6二元体系制备三元电池时,总给体与受体的比例保持为1:1.2,当Y6:ITCT质量比为1.1:0.1时,三元电池器件获得最好的性能,平均PCE为15.8%,最大PCE为16.1%,其中JSC为24.75 mA/cm2,VOC为0.885 V,FF为73.67%。与二元太阳能电池相比,由于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同时提高,短路电流维持不变,因此器件的效率由15.1%提高到16.1%。当基于PBDB-T-SF:IT-4F二元体系制备三元电池时,总给体与受体的比例保持为1:1,当IT-4F:ITCT质量比为0.9:0.1的时,三元电池器件获得最大PCE为13.7%。

图2所示,ITCT作为第三组分加入后,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表征载流子复合程度的参数n和α均更趋近于1,说明ITCT的引入抑制了双分子复合与陷阱复合;同时载流子产生和收集效率也得到提高。以上器件性能的提升得益于ITCT分子与二元主体良好的相容性,共混后形成了均匀的互穿网络,增强了结晶性并增大了相分离程度(图3)。

20191214140045_dd9703.jpg

图2. 迁移率、复合、电荷产生与收集效率

20191214140045_df2049.jpg

图3. 活性层TEM、AFM

总体而言,该工作充分发挥了高LUMO能级小分子受体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优势,达到了提高开路电压与填充因子的目的,为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源:Polymer-science 高分子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5NzA5OA==&mid=2651724990&idx=3&sn=0f013c7d4b63db94bfb9216e1e8c08f8&chksm=8b4a0efbbc3d87ed832352e43473c899a45dcb60ca7d6cc96bfd012b212ddb209d0aa01adfe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分子 电池 高分子 器件 受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