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有望催生“网约护士”新蓝海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5-24

手机上点一点,护士上门换药打针。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月10日,阿里健康宣布推出“寸草心”服务——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护士上门护理。而在此之前的4月,“互联网+护理”企业金牌护士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网约护士会否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医疗热点?

刚需:我国失能老人超4200万

全国老龄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相当于每6位老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谁来照料这一人群成为痛点。一方面,步入“上有老下有小”阶段的中年人,无法长时间陪伴照顾父母;另一方面,在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下,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今后也将面临类似的困境。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亟需专业护理机构来满足。

在互联网+医疗如火如荼之际,“互联网+护理”也应运而生。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2020年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原来试点之外,其他省份原则上至少确定1个城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而市场的探索则更早一步。资料显示,从2015年开始,市场上已有医护到家、金牌护士、泓华护士、阳光护士等多家平台陆续上线,提供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居家护理服务。

市场:居家护理或是下一片蓝海

“服务推出后,各个城市的需求量和订单量呈现较快上升态势。”阿里健康有关负责人介绍。

5月10日,阿里健康上线“互联网+护理服务”板块,与专业机构及在医疗机构注册的护士合作,采用“在线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服务项目包括上门打针、上门换药、PICC维护、造口护理、产褥期护理、压疮护理等。

记者看到,在医鹿APP上,上门打针是医学护理类服务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以广州为例,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主要有金牌护士和福寿康两家。由金牌护士提供的上门打针服务,目前特价是154元,平台显示已售414单。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金牌护士,目前注册护士超18万,合作医养机构300余家,今年4月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而另一家服务提供机构福寿康,则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最大的居家医护康养服务平台,以社区护理站为依托,提供一站式居家医养护理服务。福寿康也在2020年底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医鹿是阿里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主阵地,之前已经持续在推进疫苗预约的便民服务。上门护理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民生服务,阿里健康未来会持续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务场景。”阿里健康有关负责人表示。

痛点:如何保障医疗安全和服务标准

“互联网+护理”解决了居家照护的痛点,但如何保障安全以及建立规范标准的服务及定价体系,则成为挑战。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网约护士并没有统一的定价,各家机构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虽然大同小异,但定价却五花八门。以医鹿平台为例,同样是上门打针,金牌护士的价格是154元,福寿康的价格则为142元。“护士上门压疮伤口换药”,前者价格为368元,后者则为161元,价格差异超过50%。

阿里健康有关负责人也指出,目前“互联网+护理”存在两大瓶颈:一是供给侧和需求方在信息层面还不匹配;二是互联网+护理在供给侧的服务标准和定价还没有标准化。从阿里健康的层面,需要通过产品优化迭代不断使服务动作标准化,价格更加趋于市场化。

“目前服务能覆盖全国的互联网+护理公司非常稀少,大部分还是以区域本地化为主,各家的标准不一,阵地都很分散。阿里健康希望能整合行业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全国范围上门护理服务整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满足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将个性化分散式的服务形成整体输出给用户,减少用户的决策成本,让更多有需求的用户能便捷、快速地享受到所需的便民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当下老龄化成为关注焦点,既要解决老年人对生活及医疗的需求,又要关注年轻人在生活中的空间问题,互联网+护理+康复等将解决这两大需求人群的痛点,未来具有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来源:南方日报)


来源:yulinshequxiehui 榆林市社区工作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DA5MDI5NA==&mid=2649783300&idx=1&sn=ad369843179276dda40f6d0f77ddc36e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