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教授: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思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5-28

近日,第五届杭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HXIBCS)暨第六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众多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乳腺癌诊疗新进展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乳腺癌学术盛宴。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采访到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解读和分享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和发展方向。




医脉通:对于HR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策略您是如何选择的?


孙涛教授: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如CDK4/6抑制剂、西达本胺和mTOR抑制剂等,改变了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策略。对于不伴有明确内脏危象或内分泌耐药的HR阳性、HER2阴性的人群,优选内分泌治疗或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对于原发性内分泌耐药患者,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除化疗外的新的治疗选择。对于存在内脏危象的患者,若患者总体状态良好,但伴有非常严重的癌性淋巴管炎,化疗可能是优选的治疗方案;若患者存在多发的肝转移,肝肾功能不理想,且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在30%以上,可以考虑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取代化疗。


医脉通:哌柏西利、阿贝西利和Ribociclib三种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当中的研究进展如何?三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孙涛教授:总体而言,哌柏西利、阿贝西利和Ribociclib这三种CDK4/6抑制剂在各自的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较内分泌单药治疗更好的疗效。三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良反应上,哌柏西利和Ribociclib主要抑制CDK4和CDK6,而阿贝西利额外抑制CDK9靶点。靶点不同导致这三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谱有一定差别,哌柏西利的骨髓抑制作用较为显著,阿贝西利治疗骨髓抑制相对轻一些,但腹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所增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药物的特性监测和处理不良反应。


医脉通:请您谈一谈HR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还面临哪些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哪些?


孙涛教授:与三阴乳腺癌或HER2阳性人群相比,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好,总生存期相对更长。因此,在应用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疾病进展后,临床面临着如何选择后续治疗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可及的药物包括西达本胺和依维莫司,但在国外PI3K抑制剂已经上市,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领域,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积极探索诸如FGFR1抑制剂 、RET1抑制剂等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将给临床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也欢迎您关注肿瘤标志物领域专家自己的直播平台TBM学院

来源:CACA-TBM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DYwODc4NA==&mid=2247511245&idx=1&sn=c543f6e9e362ccadf6ecb6b00de611a6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