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病理科(一)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6-01



1


科研方面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凝练,形成四个研究方向:


1

炎症免疫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机制与防控措施;

2

肿瘤脉管新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

3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4

肿瘤免疫病理诊断和免疫治疗新方法。



拥有生物样本与临床信息资源库、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干细胞分选与应用、手性和纳米药物合成、斑马鱼模型与药物筛选、蛋白质组与DNA测序等先进的技术平台。在全国病理学科中,获得研究项目数、科研经费和学术产出名列前茅。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主持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重庆市和军队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得纵向研究经费过亿元。共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以及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军队)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23项。


2


教学方面

常年承担全校各层次、多专业病理学教学任务,在国内率先实践临床病理诊断专业本科学员的培养,得到病理学届的赞誉。招收培养的研究生有些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主编出版的研究生教材《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学推荐用书。《病理学》是军队和重庆市精品课程。已培养博士后20名,研究生300余名,14人次获得国家优秀博士学位(提名)奖、军队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


3


临床方面

科研成果为临床,科室十分注重转化研究和临床服务。全面开展三甲医院标准规定的技术项目,常规病理活检6万例左右/年,冰冻诊断5000例以上/年,细胞学诊断3.5万以上/年,分子病理1万例左右/年。在肿瘤、出生缺陷、移植免疫、创伤等病理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神经肿瘤,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肿瘤,泌尿肿瘤,乳腺妇科疾病,淋巴造血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等临床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临床特色和优势,承担军地医疗单位远程会诊医疗任务,持续推进亚专科病理队伍建设、精准病理诊断体系建设、分子病理检测平台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远程病理网络会诊平台建设等,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病理诊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子病理实验室为国家PQCC示范实验室、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联合远程会诊平台。


来源:CSP1954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AzNjE2MQ==&mid=2648169796&idx=1&sn=3d34e9836b84e2078189543b24662de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