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创新之路,其实很好懂

宫奥博 2021-06-22

前一段时时间,深圳市科技局原副局长周路明一篇文章在网络刷屏。

周局长在《大家没读懂的深圳创新路径》里面提到,2005年深圳科技局做过一项调研,深圳科技公司97%都是通过需求导向模式开展创新,极少有成果转化的方式。这意味着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一线技术公司的进化其实跟国家的科研布局没有太大关系(除了人才供给),跟科研系统年复一年的“科技突破”没啥关系,这种现象我们在其他城市也能够看到。

确实如此。

作为在国内外高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都工作过的悟理哥,对此一点也不惊讶,因为这跟中国的发展阶段及科技体制机制有关。

2000年以前,由于财力所限,中国稍微有点技术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基本都是国家投入和建设的,既然是国家投入,又有传统的计划经济印记,你要让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转向服务地方企业是比较难的。

这是因为,深圳作为80年代才建立的城市,又处在东南沿海,首先在地域上就远离国家传统科研体系。这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在考评体系上,直到现在,企业的技术需求并不受国家科研系统重视,很多单位国家来的课题(纵向课题)与企业来的课题(横向课题)的考评权重是不同的。可能你做一个10万的纵向课题,在评价上胜过100万的横向课题。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强的人谁有动力去服务企业?

2000年以后,随着东南沿海发展起来,一些地方开始有意识的建设支撑产业发展的研究体系。比如,深圳、苏州、宁波等多个地方就与中科院陆续建设了多家研究院所,并且也大力引进985高校异地办学或者开办研究院,同时各类新型研究机构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发达地区,采用的也是市场经济的模式也建设自己的产业技术研究体系。

也就是,既然国家队级别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满足不了蓬勃发展的地方和企业的需求,那么各地就只有自己来建,但这些都是2005年甚至2010年以后的事了。

至于科研系统以前年复一年的突破,悟理哥也认同以前很多确实不怎么样。因为,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除了一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成果,多年来学术界的选题基本都是国外出题——国外同行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有突破了自然也不是企业的需要,还有很多是纸面上的突破,解决不了问题的,或者距离实用很远。

那么,我们又如何从本质上理解深圳的创新路径?

悟理哥分析问题喜欢深入根本、大道至简。深圳创新之路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柳传志所说的贸工技。

深圳从渔村起步,最早借靠近香港的地利,做一些转口贸易,然后是“三来一补”企业,做一些简单的加工,通过前两个阶段完成原始积累以后,才开始有意识的,以及有基础财力转向创新发展。比如2006年,深圳市才开始与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共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也是在2010年前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WY才进行了大规模的腾笼换鸟。

你还可以从华为的崛起理解深圳的创新之路。华为创立之初,不正是靠到香港贩卖和代理国外的程控交换机到内地市场起步吗?活下来以后,才会想着自己组装加工,进而自主研发,比如在世界多个城市都建设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或者研究所,这不正是妥妥的贸工技之路?

所以,对技术的追求一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总之,我们传统的科技是计划式的布局,而后发展起来产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是导致作者说的,中国一线技术公司的进化跟国家的科研布局,以及跟科研系统年复一年的“科技突破”没有关系的根本原因,其中深层次的矛盾是传统的计划与新兴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跟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所以,国家现在进行的改革,比如改进大学和科研院所评价体系,实行企业出题机制等等,都是在努力解决上面的问题。至于结果如何,交给时间吧。

科技 大学 科研 企业 国家 深圳 地方 创新之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