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了!银河系正在“踩刹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6-23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近30年来,有理论曾预测银河系自转速度在减慢,但并没有实证。而据每日科技网21日报道称,银河系有一个由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棒旋结构,数据和分析发现,自这个棒旋结构诞生以来至今,它的自转速度下降了四分之一。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测量对银河系“踩刹车”加以证实,天文学家认为,该测量结果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且很可能正是暗物质使得银河系自转速度减慢。


对银河系构想的艺术图。图源:每日科技网/巴勃罗·卡洛斯·布达西


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盖亚空间望远镜,对银河系棒旋结构的一组恒星——赫拉克勒斯星流进行了数据分析。这组恒星的运动与棒旋结构产生共振,保持和棒旋结构相同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由于赫拉克勒斯星流处在拉格朗日点,它也被棒旋结构的引力所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下降,这些恒星便会逐渐远离银河系中心,以此才能和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相配合。


研究人员发现,赫拉克勒斯星流所富含的重元素(天文学所称的“金属”)可以表明它们正远离银河系中心,由于棒旋结构不断减速,它们在向外围移动,进一步数据及推断表明:这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相当于数万亿个太阳质量的棒旋结构,自诞生以来至今其自转速度变慢了至少24%。


团队认为,减速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暗物质“踩下了刹车”。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家称:“天体物理学家长期以来怀疑银河系棒旋结构的自转速度在不断变慢,现在终于掌握了相关证据。此前科学家通过测量星系的引力和可见物质引力的差值,去推测暗物质的存在,但此次研究则为未来提供了全新手段——通过质量去了解暗物质。”


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大量存在星系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疑似违反牛顿万有引力的现象,可以在假设暗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解释。


该论文合著者亦表示:“我们的发现为暗物质的性质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相关研究发表于近期《皇家天文学月刊》。


来源:张丽霞选自“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

(一)科普江西公众号以向公众开展公益科学普及为宗旨,无任何商业目的;

(二)科普江西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公众号标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为“科普江西公众号”的稿件,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三)科普江西公众号的内容可能会使用来源于互联网的部分素材、元素,如果您对相关内容的版权问题存有异议,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您对相关内容拥有著作权的证明文件,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来源:kepujx 科普江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g2OTExNw==&mid=2247505114&idx=1&sn=7dc4f047b921ac120270317e182d14f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