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改革攻坚】泰安市科协:突出“三新” 强化“四全” 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6-24

2020年6月,山东省泰安市成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单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泰安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介绍情况,泰安市做法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十大典型案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抓好“三新”,科学谋划试点工作

1.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工作推进“新机制”。抢抓“试点”机遇,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全力以赴优化科技创新“软环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书记崔洪刚同志先后多次听取汇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将其纳入全市中心工作,专项督导推进;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精准定位发力。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双百双千”行动 创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并将“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纳入泰安市“十四五”规划,作为泰安“五个名地”之“科创名地”的总抓手,努力打造科技经济融合的泰安“样板间”。三是专项经费保障。列支500万元“科创中国”试点市专项经费,对创新服务平台、高端学术活动、决策咨询项目等给予支持,以财政资金“活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2.注重供需匹配,探索会地合作“新路径”。牢牢坚持“每对接一个高层次学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至少落地一个实体化服务平台,提升一个产业发展水平”的“四个一”工作法,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引擎”,科技、人才良性互动,企业、产业紧密对接。一是建立供需清单。深入挖掘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库”;广泛征集各县市区、企业等建立问题“需求库”,促进企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有效衔接。二是组织精准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组织对接活动,集聚学会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发展。2020年8月,中国科协服务山东创新发展现场交流会在我市成功举办,签约的13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征集的129项技术需求已有100余项明确了合作渠道及专家。10月份,组织全市30家重点企业赴京对接,与17家全国学会达成55项合作意向。今年4月,2021智能矿冶加工技术和装备高端论坛在泰安举办,邀请中国工程院钱锋、孙传尧、桂卫华、唐立新4位院士及众多专家,开展圆桌沙龙,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人才引育等方面的问题需求,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试点以来,全国学会在泰安举办高端论坛、对接会等活动22场次,解决企业技术性难题100多项。三是搭建合作平台。主动对接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为我市发展“把脉问诊”。目前,与49家全国学会建立联系,建立实体化服务平台34个。其中,山东产研复合材料研究院,成为全省复合材料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全省首个、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在我市康平纳集团建成。土工合成材料协同创新联合体、童装面料研发中心、智慧水务研究院等一批全国学会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创新平台成为企业创新的加速器。

3.强化智力支撑,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紧紧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积极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搭建优质的创业载体。一是搭建引才平台。成功创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山东(泰安高新区)工作基地,有效拓宽海内外科技人才交流渠道。建立一批全国学会、省级学会服务站,100多位知名院士、专家与我市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二是盘活本土人才。组织成立“泰安市青年科学家协会”,打造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新阵地;举办科技与经济融合“四合一”培训班(科技信息应用推广、创新方法、一线工程师、知识产权),培训一线工程师3600余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出台《泰安市科技中介平台评估认定扶持实施细则》,从人才经费中列支100万元对首批认定的8家科技中介机构进行资金支持。依托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泰安分中心推介科技成果240项,中国科协创新资源服务企业达到779家,新增专利300余项,综合经济效益40亿元。

二、坚持“四全”工作法,力争试点工作走在前列

按照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在“四个一”工作法基础上,坚持“全域推进、全产业对接,全链条服务、全程跟进”的工作理念,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以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为抓手,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确保“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落在实处、走在前列。

1.坚持上下联动,全域推进试点工作。抓住“科创中国”试点市列入“十四五”规划这一机遇,在全市范围内推进试点工作,推动县市区及功能区将“科创中国”试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创新资源向县市区流动,向企业聚集,助力实现“科创兴县(市)”的目标。通过市县两级联动,力争到2022年与100家国家级(省级)学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建立100家创新创业平台,1000家企业应用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创新资源,推广转化1000项科技成果,形成全面覆盖、协同高效的科技经济融合组织体系。

2.搭建服务平台,助力全产业对接。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整合“科创中国”平台资源及全国学会、高校科研单位资源,为泰安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借鉴浙江嘉兴模式,立足泰安市科技馆后院物理空间,打造“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依托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泰安分中心,建设“科创中国”平台泰安分中心,着力打造集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于一体的具有泰安特色、功能完善的地标性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突出产业特点,组织开展“海外创业者科创中国行”,引进海外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人才和项目入驻、落地。

3.整合创新要素,提供全链条服务。围绕产业链,整合学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快高端创新资源导入企业,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链条服务。一是培育学术高地。借助全国学会资源,在泰安打造国际性、全国性常设学术交流品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目前,泰山论灸、中国免疫力经济论坛、交通运输领域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永久会址落户泰安。二是打造政策洼地。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认真落实人才政策“金十条”及47项配套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聚力打造“泰山智慧谷”人才开发大平台。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兴办多类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建立合作基地。重点加强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安健康管理平台、泰山黄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促进高校产学研平台在泰安落地、科技成果在泰安转化。

4.全程跟进服务,确保实绩实效。紧盯目标不放松、抓住关键不松手,当好“店小二”,提供全程服务。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科创中国”试点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试点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实施包保责任制。市科协班子成员分头负责1-2个产业领域和对应的全国学会,从需求征集、组织对接、落地实体项目等分头盯靠、全程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科学家找到企业家。三是成立科技信息服务团。加大中国科协企业科技信息项目应用力度,深入企业一对一指导。年内力争联系的全国学会达到55家,新建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泰安分中心、高值生物制品协同创新基地等研发平台5-7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工学会等全国学会服务站(工作站)6个,创新创业平台达到40家,中国科协创新资源服务企业达到800家。

来源:中国科协“十大”会议交流材料

来源:gh_562f69198929 山东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c4OTQyNw==&mid=2247496127&idx=4&sn=3cdc71521138d8fa51f02c2861deb05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