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入港引起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科创教育界人士强烈反响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6-28

6月26日上午,“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这一展览将于6月27日至7月9日向公众开放,香港市民可近距离观看月壤,了解国家航天科技成就。

特区政府官员观后感

01

新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我们中国科学家在过 去一百年的奋斗历史和成就,让我们深切领会到国家在航天科技发展的坚持和伟大成绩,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家在不同方面的实践,我感到非常高兴,亦鼓励所有人来观赏今次这个展览,特别是有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壤。我们可亲身感受到当时在月球表面上实现采集土壤样本的时刻,值得我们深切认识、记忆和感到鼓舞。

02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次展览包含百年中国科学之路,展出珍贵的实物、历史档案,目的是呈现出科学家的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贯穿其中,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兴国、强国,让香港市民、特别青少年感受其中,孕育爱国情怀,胸怀祖国。 

03

新任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观看(昨日展览)后我感到有点激动,发现国家在科技上的进步十分厉害。其实,国家不单止在科技方面,包括在经济方面或其他很多方面都是非常进步。我观看展览后觉得十分感动,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科创教育界嘉宾感受

01

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教授吴波(负责为「天问一号」选取「登火」着陆点):国家航天科学家连日来港活动,令社会大众对航天的关注和热情明显提高,更渐渐在香港年轻人心中埋下航天「种子」。最近便多了很多学生来找我,查询能否到来参与研究、项目或毕业论文,寻求参与航天相关工作的机会。今次展览不只涉及航天科技,更是百年中国的科学展览,有系统地向公众展现国家的百年奋斗史,涉及无数动人、感人的科学艰难攻关故事,包括细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困难时期,科学家们如何自力更生、迎难而上,至发展阶段取得成绩,再跟着其他国家步伐,到现在怎样起到领先作用。

02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展览很清晰地展现出国家航天科技的强大和先进,让公众好实在地感觉到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国家已站在世界科技前列。展览还介绍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伟大贡献,可作为年轻人的学习榜样。我建议特区政府探讨将展览常规化,学校亦将可构思更多配套参观和学科活动,如果未来学校有机会到卫星发射基地、国家科研设施等交流,展览亦可助学生作事前准备,推广作用更大。

03

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曾任职理大逾20年):展览看到的航天史,都是靠着中国人自己的努力达成,这真的很艰难。乐见展览详细介绍理大多项航天科技,香港好多从事科研的人都很鼓舞,更可向世界说明,香港并不只是强于金融、物流,科技也有出色表现,也希望香港年轻人可透过展览多了解国家历史,多看看前人的努力,一代代人的工作,才有现在相对安居乐业的社会。 

04

中国工程院院士、珠海学院校长李焯芬:中央政府安排月壤在港展览,充分体现国家对香港的重视,更激励了香港科研人员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心,我希望可以参与有关研究,为中国航天事业略尽绵力。展览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感受到中国科学家高尚的爱国情怀。他们为了实现中国梦而默默耕耘、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老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情怀值得后辈学习及传承!

05

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孙东:展览令我感到「震撼」,特别是看到月壤,对人类进一步探索月球、火星甚至是宇宙,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航天事业是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希望香港可参与更多国家战略有关的大课题,结合既有于基础研究、人才培育的优势,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进发。

06

教育评议会主席何汉权:月壤来港展出机会难得,期望香港市民,特别是校长、老师、年轻人珍惜,多开阔眼界,并明白国家对香港的重视和欣赏,明白「一国两制」的重要性,进一步增进对香港和国家科学发展历程的认知。

07

宏恩基督教学院校长崔康常:今次展览可向学生们充分展现「科技能做些什么」,从中小学开始打好基础,了解国家科技成就。香港教育界亦应反思,如何构建良好科学土壤,栽培有志学生得以发展。

08

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校长、新界校长会主席邱少雄:这次展览很有意义,令大家认识到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希望展览能激发港生对航天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这方面有更多探索和热爱,为国家科技的持续发展出力。

09

香港岛校长联会主席、苏浙公学校长方仲伦:我是文科出身,参观展览前曾担心听不懂高深的科学学问,但现场导赏员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更希望能带学生来观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民族自豪感。

来源:科协改革进行时根据《文汇报》相关报道整理

航空航天 香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