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连翘叶“变身”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7-10


连翘叶“变身”记



盛夏时节,万物勃发。


在平顺县青羊镇草庄沟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一层层梯田排列而上,一颗颗连翘嫩叶迎风摇曳,基地负责人刘军平正在查看连翘长势。他指着叶子告诉记者,这个是一芽两叶,做出来的茶比较高端,效益好。再长两天,叶子大了还可以做乌龙茶、红茶、黑茶。


连翘是平顺山上最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之前,老百姓都是在夏秋季节采摘连翘果实,增加收入。今年,山区群众却更加关注连翘叶子,因为这一片片不断生发的叶子和连翘果实一样,已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又一来源。


从山野间的一片草叶到回味悠长的茶叶,山上处处可见的连翘叶子如何摇身变成山区群众增收的“金叶子”,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军道出了缘由。他说,今年,平顺抢抓山西打造第七大茶系山西药茶的历史机遇,支持企业投资600万元,上马了自动化药茶生产线。车间每天大概需要2.5吨的鲜叶,需要500名群众上山采收新鲜叶子,每人每天收入在100元左右。


中药材制茶是平顺县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提升中药材附加值、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要举措之一。今年以来,平顺县以连翘和潞党参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像草庄沟村一样的连翘培育基地有46万亩,野生连翘更是山山坡坡连成了片。就是这样一片片的叶子,群众只要有时间就可以上山采摘,傍晚统一销售到振东制药。振东药茶车间主任杨义说:“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是早上上山采叶子,下午才要下山。回来交叶子的时间基本在晚上7时到9时,为了保证叶子的新鲜度,我们是连夜作业。”


记者进入到振东药茶自动化生产车间,茶叶的芳香扑面而来,两名操作工正在晾晒叶子。操作工郭栓风说:“叶子一到,我们就第一时间把连翘叶放到萎凋床上面,抓紧时间摊开,开始萎凋。”


萎凋后称重,进入揉捻阶段。杨义和操作工格外注意揉捻操作台,因为需要根据连翘叶干湿程度的不同随时调整相关技术参数。杨义说:“现在叶子比较老,需要我们在第4步把压力和时间调整一下,把压力从60调高到75,时间增加10分钟,效果会更好。”


连翘叶揉捻成型后再经过干燥提香,就“变身”成了可供人们饮用的药茶。刘军平说,经过加工,1亩地做成茶园以后,效益在5000元左右。


平顺县地处太行山巅,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土壤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里不仅有连翘,还有潞党参、柴胡、黄芩等10多种道地中药材,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该县建设了潞党参、连翘、柴胡等7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形成了全域化、差别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体系。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从摘连翘果实入药到采连翘叶制茶,中药材产业链在延伸,附加值也在不断增加。杨义说,4月到6月中旬车间主要生产连翘茶,6月到7月制作桑叶茶、蒲公英茶等,生产将持续到10月底。


“今后,基地还会继续开展野生连翘叶的精深加工,将其打造成平顺县独具地理标识的新型旅游商品,从而推进企业发展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更好助力乡村振兴。”谈及下一步,刘军平信心满满。



来源丨长治日报

记者丨李盼 马路艳

编辑丨路璐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来源:czxww0355 长治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E4NDUwMA==&mid=2651984224&idx=7&sn=5240c8a90df5e78de0c9d90817f7cdb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