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张弥曼:在古鱼王国探寻人类起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7-20

日前,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续的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贡献。

与古鱼类研究结缘

2018年,张弥曼院士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在颁奖致辞中,张弥曼风趣地形容自己和古鱼类研究是“包办婚姻”,也就是中国俗话说的“先结婚、后恋爱”。

1936年,张弥曼出生于南京。17岁时,张弥曼响应新中国“地质报国”的号召,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大二的时候,她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但是,她对于学哪类古生物无所适从。

“学鱼!”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在伍先生的建议下,张弥曼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

1960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年轻的张弥曼,每年约有三个月随地质勘探队在荒野采集化石。

那时,野外勘探基本靠腿,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只能投宿老乡家,或在村里祠堂的戏台上过夜。忍饥挨饿对地质队员们来说也是常有的事。有次,队里发了一斤米饭,一斤烙饼,张弥曼竟就着酱豆腐一扫而光,创下“个人纪录”。回想起这些,张弥曼眼中绽放快乐的光彩,“野外勘探是基本功,再远我也能走下来,而且不比任何人慢。”

为纪念“媒人”伍献文先生,2008年,张弥曼将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一种奇特鱼化石命名为“伍氏献文鱼”。

“不睡觉”的中国女人

大约在3.8亿年前,肉鳍鱼类登上陆地,逐渐演化出古人类以及各种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呢?数百年间,这个“谜”在古生物学界悬而未决。

1980年张弥曼访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时,学会一种技术——在没有CT扫描技术的当时,也能把鱼化石还原成等比例放大的标本,看清楚它内部的结构、神经和血管路线。

张弥曼还原的是云南曲靖的杨氏鱼。它的颅骨化石只有2.8厘米长,张弥曼需要先磨掉极微小的一块,在显微镜下画出切面图,直到整块化石完全磨完为止。这项工作极为精密、耗时,但她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渐渐地,博物馆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女人“不睡觉”。就这样,她仅用两年完成了这项研究。

内鼻孔是鱼类“登陆”时学会呼吸的关键构造。按瑞典学派的观点,杨氏鱼应有一对内鼻孔,头颅分成前后两半,由一个颅中关节连接。张弥曼做这个鱼标本时,既没找到内鼻孔,也没找到颅中关节。由于她的工作无可挑剔,人们开始对内鼻孔的起源、乃至四足动物的起源有了各种新的认识。

后来,她用更多证据动摇了瑞典学派的权威,认为杨氏鱼和奇异鱼都是一种原始的肺鱼,在国际古生物界激起轩然大波。但张弥曼说:“真理不辩不明,从不后悔这么做。”

抽掉“踏脚板”

张弥曼在科研中是有勇气抽掉自己“踏脚板”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她把炙手可热的“金矿”——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年轻人,转而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她说:“年轻人做得比我好。”

而鲤科鱼类化石分布广、比较常见,短时间内很难发表高质量论文。张弥曼坦言:“我不是没有思想斗争。但是没有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怎么会有真正的大发现?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

鱼类分布严格受水系格局的限制,因此,新生代鱼化石研究可揭示诸如古气候、古水系格局、古高度等古环境因素,协助重建地球变化的历史。近年,张弥曼和同事们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丰富、保存精良的新生代鱼化石,将有助于揭开这一地区“演化进行时”的历史。比如伍氏献文鱼,其全身极度增粗的骨骼,可能是随着水中钙盐浓度升高而逐渐变化的。  


来源|新华网,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弘扬科学家精神】屠呦呦:青青蒿草 拳拳报国

★【弘扬科学家精神】汪品先:执著探索海洋科学的奥秘


来源:hbkjbs 河北科技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EzMTQ3Mw==&mid=2656830326&idx=6&sn=6cf7ba3f90fedbbf2f32265fd1f2905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