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篇(五)| 疫情引发“疑病症”,您中招了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8-07

疑病症

      近期,随着南京疫情形势的严峻,人们常常对于身上产生的一些小毛病产生误解,从而造成“疑病”的心理现象。确实,新冠肺炎的症状与许多普通问题的症状非常相似,有时难以甄别,因此身体上出现的许多不适都很容易与新冠肺炎联系在一起。诚然,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当然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需要,但如果这种关注过度化、不正常化,那么这种关注就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担。




1. 什么是疑病症?

      疑病症也叫做病理性健康焦虑(PHA),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的观念。


      例如:“我虽然没有去医院进行诊断(先占的),但总是觉得(持久的)我有肺炎症状(严重的躯体疾病),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担心或相信)?





2. 疑病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1)过于频繁地去看医生。

(2)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搜索可能的疾病症状。

(3)不相信阴性诊断结果。患者越来越担心他的病可能永远无法成功诊断和治疗。

(4)避免去看医生。一些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的人由于害怕发现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而回避医疗。

(5)回避他们认为可能构成健康风险的人员,地点和活动。





3. 疑病症的表现有哪些?

       疑病现象主要表现为对轻微的普通感冒或流感的症状(偶有咳嗽等)感到恐惧,过于频繁地对照检查身体是否有新型肺炎的疾病迹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暂时的体验。但如果超过6个月对疾病的持续强烈恐惧就可能发展成为躯体症状障碍,即所谓的“疑病症”。 


       另外,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疑病症也越发常见。网络疑病症(cyberchondria)的名称来源于网络(cyber)和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它是指:出于对健康的困扰或焦虑,在网络上过度或重复搜索相关信息,结果扩大了这种困扰或焦虑的症状。





4. 轻度疑病怎样自我调节?

(1)理解、接纳自己的那份“怀疑”。我们的任何想法都代表了内心深处的某种需要,也许这些需要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那就先尝试着接受它吧。在接受的基础上,再慢慢尝试去理解。

(2)做好必要的防护,保持稳定的日常作息生活,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3)可以适当减少对疫情相关新闻的关注,寻找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4)尝试一些心理放松法:冥想、呼吸训练、正念等。





 作者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陈佳涵、赵海晨

 编辑 | 孙晓雯

 审核 | 陈星星



                               扫二维码 | 关注我们



来源:gh_a87987b6bdf4 江苏省心理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A1ODY1NQ==&mid=2658974819&idx=2&sn=aa4275c4f02c209899970a9480a9598e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