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需求分析专题报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01


导读 —


本研究以经济圈这一推动实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经济发展形态为研究对象,聚焦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在广泛系统收集典型区域各类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内在作用机理,进而形成带有普遍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圈是推动实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当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圈率先崛起,三大经济圈的成功实践带动了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一)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


  1、发展现状


长三角经济圈位于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全部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在产业结构上,长三角总体已经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型转变。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长三角地区的专利授权量逐年增长,2018年全年长三角地区的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31.2%。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完成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于全国第二。近15年间,上海市的GDP逐年增加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并且与全国GDP增速基本保持相同的水平。


2、技术创新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包括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主要以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和经费投入作为衡量指标。近些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与人员全时当量显著提升,上海市的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表现出其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有效保证了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专利申请授权量逐年增加,2004年到2018年,专利申请数量增加了129762件,专利授权数量增加了81835件。


在科技创新方面,上海的研发经费投入较大,位于长三角的领先地位,上海市的R&D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位居长江经济带之首,而且上海市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较强,它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最高,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二)

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经济圈


1、发展现状


珠三角经济圈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其制造业门类齐全,以轻工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珠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其研发强度位于三大经济圈之首。


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近些年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且保持平稳,第二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高,且最近几年增速较快,第三产业已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中,先进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快;服务业中,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2、技术创新对广州经济的影响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州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超前,形成了国内创新的价值高地。总体来看,广州创新资源平台集中,拥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能力,但在产业应用上还有所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较低,增速缓慢。科技创新投入也比上海北京差距明显,专利申请授权量不断增加,但也与北京上海有一定的差距。从最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市科技创新的投入和GDP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研发投入占比逐年增高,其地区GDP也逐年增加,说明技术创新对广州的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

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圈

 

1、发展现状


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八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安阳市。京津冀地区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在产业结构方面,北京呈现“三、二、一”型的结构,天津正处于“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的转型期,其他城市仍处于“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也呈现出向第三产业靠拢的趋势。科技创新方面,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科技人才及科研院所和众多高校集中的地区。近几年来,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其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均位于三大经济圈的首位。北京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近15年来,第三产业在北京经济中占据较高地位且持续增长,在整个产业分布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2、技术创新对北京经济的影响


在科技创新方面,北京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具有全国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全市具有高等院校92所,科技发展迅速。2004年-2018年,北京市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数量明显增长。2018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2486项,增长1.5%;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957.8亿元,增长10.5%。近年来,北京市科研投入规模持续增加,创新产出全球领先,研发投入逐年上升,专利授权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也随之增加。



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性研究


第一部分对三大经济圈产业发展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定性分析,本部分主要利用定量分析法对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

三大经济圈技术创新需求刻画


三大经济圈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于京津冀经济圈来说当前处于迫于环境压力转型的处境中,亟需将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因此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其次,对于长三角经济圈来说市场竞争较为自由,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实现度较高,应着重提高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和相关政策的控制。


(二)

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性研究


本文选择了主成分分析法来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处理,并计算各主成分累计贡献度,累计贡献度达到90%即可认为该主成分可以作为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通过SPSS26计算出三座核心城市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第一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均达到90%以上,因此各城市的第一主成分综合得分即可作为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技术创新是如何对区域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并且选择DEA数据包络分析对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北京而言,TFPCH均值为0.9915,处于偏低水平。上海TFPCH均值为0.996,也处于偏低水平,但总体而言上海的规模效益比较稳定。对于广州而言,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96,也没有达到1以上,广州在前期发展中,规模效益递增的年份比较多,但随着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到2018年规模效益转为递减,因此需要注意技术创新投入的控制。



区域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一)

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现状


1、长三角经济圈


全链条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推进科技金融发展。为了促进成果转移,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聚焦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制约瓶颈,从立法、政策以及工作行动计划等多层次加快探索和突破。


2、珠三角经济圈


为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广州市鼓励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创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穗府办〔2018〕18号)围绕支持创业投资类管理企业在广州开展创业投资活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新创业领域,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2015年以来广州相继颁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的通知》、《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化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相关政策,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享机制。


 3、京津冀经济圈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围绕全面创新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环境、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布局开展系列课题研究,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部署、深化全面创新改革等提供决策支撑。


(二)

三大经济圈相关数据分析与结果


1、政策收集


首先,为保证政策文本的权威性及发布部门的全面性,选择各经济圈核心城市政府网站为第一条创业政策收集途径;其次,选择各经济圈核心城市的科技局网站为第二条政策收集途径;与此同时,将北上广科技统计年鉴以及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作为第三条政策收集途径,对收集到的政策进行补充。


根据以上政策文本界定,共收集到160份相关政策文本,其中北京66份,上海69份,广州25份。


2、政策统计分析与研究发现


由于政策内容的复杂性和语言表述的多样性,所以以政策文本段落为分析单元,以避免因表述方式不同而出现编码遗漏现象。本章对收集到的160份政策文本按区域经济圈进行归类,并从政策数量、政策工具两个方面对三大区域经济圈核心城市的技术创新环境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3、技术创新环境政策数量比较分析


按照对相关城市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收集和整理,将环境政策进行细分,可分为财政经费、策略性政策、法规管制以及人才吸纳四个部分。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技术创新环境政策数量对比后,可以明显地看出,上海对于科技经费以及策略性方面的政府扶持政策要多于北京,远远多于广州;在法规管制和人才吸纳方面,北京的政策数量最多,其次为上海,最后为广州。


 4、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技术创新环境政策工具分析


三个核心城市的政策体系出现了重策略、重法规而轻人才的特点,而在财政经费政策中存在政策手段单一的问题。其中,广州的财政经费政策扶持力度在三个城市中最弱,北京在法规管制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高于其它两大城市。上海对财政经费方面的扶持力度居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首位。从技术创新环境政策工具分布中可知,广州政府重视人才和策略性方面的扶持。



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章深入探讨和挖掘各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及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科协机构鼓励科技创新和扶持产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政策依据。


(一)

长三角经济圈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创新资源优势明显;二是现代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三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


长三角科创圈的建设目前集中在发挥长三角区域内各自优势,加强跨区域空间产业融合与发展和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各主体作用发挥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上。


(二)

珠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经济圈起步较晚,是典型的较为独立的经济体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锋和试验区,珠三角从以农业和贸易为主的落后地区,转变成为世界级的产业制造枢纽。目前珠三角的创新相关产业已有“强核形成,次核雏形,轴线延伸”的基础。但在主要轴线核心聚力的同时,仍有部分城市碎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广深科技走廊的主轴作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全域互动合作,促进重要节点城市的形成。


(三)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协同提出5年来,随着党和政府顶层设计的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应继续强化和突出改革思路和顶层设计思路,准确把握京津冀短期和长期阶段性发展目标的平衡和及时转换,逐步全面转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新型经济增长极”以及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根本目标。积极利用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发展契机,作为打破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体制性障碍的突破口。


(四)

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三大经济圈中核心城市上海、北京以及广州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科协机构的平台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库咨询和科技交流,助力区域科学决策。应该充分利用三大经济圈的科研力量,结合自身的优势,引入外部相关的强大支持,广泛开展决策论证,为政府、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助力区域内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


2、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履行桥梁纽带职责,优质服务科技人才。要进一步加强与科技人才的联系,在党和政府与科技人才之间建立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向广大科技人才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听党话跟党走。


3、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充分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政府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要以科普资源共享共建为抓手,努力增强社会化科普服务能力,切实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基础性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4、增加对创新创造的思考与实践,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首先要重视创新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一系列创新类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要积极引导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并且,要重视企业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的研发。


5、提升产业经济支持力度,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换挡的关键时期,不仅仅要重视产业经济的增长,更要重视质量与效率,建立可持续增长的经济体系,获取更多的经济支持力度。


注:本文摘编自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研究课题

课题负责人:卫振林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来源 | 科技社团研究所供稿


 往期热文回顾:

● 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调度会在京召开

● “开放科学对科学数据共享与管理的影响及应用”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 中国科协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终选会在京召开


本文由丨学会服务365 xhfw_365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xhfwzx_wx@163.com

小福团微信:xft20200115


———— 猜你喜欢————

(点击蓝字跳转)

学会百问研究视窗法律小讲堂举个好栗子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我知道你在看

来源:xhfw_365 学会服务365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cxMzMyMw==&mid=2247512489&idx=1&sn=6e55155795aecd64a9380749b234cbb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