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第一唯一 ⑫ | 常州高企培育三项指标领跑全省

常州市科协 2021-09-06

高企培育 领跑全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对企业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和认定。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着力打造梯次成长的“企业森林”。

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497家,入库数量增幅、申报数量增幅、认定通过率三项关键指标均居全省榜首

1.jpg2.jpg3.jpg

进入9月,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推荐上报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按照三年重新认定一次的要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需要重新进行高企认定。市科技局工作人员来到公司“会诊”申报材料,并提出修改意见。

常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处长  赵暖

       除了申报服务工作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高企的挖掘和培育工作,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

       成立于1996年的钱璟康复是国内康复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现有各项专利264件,软件著作权76件,高新技术产品93件。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站在技术革新风口,公司自主开发新一代基于混合脑机接口技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引领康复机器人进入“人机共融化”新阶段。该项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制成功可填补国际空白,推动国产装备国际化发展。

      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 刘一

       科技创新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源动力,公司在全国拥有常州、广州、上海、杭州四个研发中心,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4.jpg

职能部门的贴心服务,为高企的培育壮大解除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十百千”创新型企业集群初具规模: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71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41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68家。

“十四五”开局之年,高企申报进入“攻坚之年”,我市要完成认定高企1200家以上任务目标。市科技、财政、税务等多部门联动,针对申报服务相关流程进行系统性优化,加快推进高企培育。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完成前两批1000多家企业的审核工作。

创新发展 企业主导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抓紧高企培育的同时,常州还积极鼓励企业发挥自主能动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持续激发创新第一动能。

当前,半导体产业技术快速迭代,不断刷新对上游原材料纯度的要求。依托研发中心,强力新材正在致力攻克显示面板类光刻胶的低温固化性能问题,抢占液晶面板光刻胶市场的蓝海。

强力新材研究院目前有70多位研发人员,先后有23项国内专利和19项海外专利获批,在行业内稳居领先地位,产品占全球市场60%的份额。

强力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晓春

    唯有创新才是唯一出路。公司研发费用每年会超过销售收入的5%以上,这两年达到了7%-8%。

5.jpg

常州科创“家底厚实”

    以中简科技、宏发纵横、安泰复材为代表的碳纤维及复材产业,先后成为国家军用和民用顶级型号飞机的材料供应商。

    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新基建七大领域全面覆盖,车用动力电池产销占全国三分之一,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四分之一,石墨烯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光伏产业全球领先,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业国内最大,工业互联网全国领先。

    全市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常州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9项。

   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对于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并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目前,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已达1643家。

    

平台打造 互动服务

平台创新“一子落”,产业发展“满盘活”。

依托大院大所建立的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常州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领域和各类企业研发主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近日常州3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接连获得省发改委颁发的“身份证”成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分别是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半导体(异质结)叠层新能源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中心。

我市“省字号”科技创新中心数量已位列全省13个设区市第2,仅次于苏州我市“十四五”时期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取得“开门红”。

连续十五年开展“科技长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协同创新“常州模式”进一步深化,先后与中科院共建9家、与国内大学共建12家、与央企共建5家重大创新平台。

6.jpg7.jpg

其中,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研究所先后为龙城精锻、中车戚墅堰所等数千家企业提供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0多项。2006年以来,江苏中科院智能院在常州已经建成8个研究所,16个分中心,吸纳6支国际化团队,孵化出50多家企业。

江苏中科院智能院常务副院长 马炘

     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孵化,更要赋能,为企业提供所缺的技术、品牌、科技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域联动的大创新格局进一步加速,创新园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先后与中科院、南大、大连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加强战略合作,重点以常州科教城为依托,引进建设了20多家产业公共创新与服务平台。

 “一核两区多园”

     2020年,常州科教城荣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最新排名分别列第23和38位

     江苏中关村、西太湖省级高新区分别位列省级高新区第1和6位

      金坛华罗庚高新区今年1月获省政府批准建设

     天宁区、钟楼区正在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

     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轨道交通科技产业园、输变电科技产业园等17家科技产业园成为我市产业的集聚区、细分领域的创新高地

2020年,市“龙城英才”计划支持引育领军型创新人才57个、创新团队5个,获立项国家级人才5个、省双创科技类人才28个,创历史新高

中以常州创新园成为我国首个政府间合作共建的科技园区,集聚以色列及中以合作企业90余家,促成中以合作项目20余个;中德创新园入选“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常州绿建区与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中心共建中芬绿色创新中心。


金融活水 赋能创新

创新之树的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常州已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投资体系。

8.jpg

目前,我市着力打造“龙城金谷”,鼓励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投资力度,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

市信保基金已经设立苏科贷、常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三支子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24.01亿元。

截至6月底,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全市176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余额636.77亿元,比年初增加49.42亿元,同比增长38.35亿元。

常州创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虞亮

将更大力度,扶持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着重优化形成以“母基金”投资运作为主的创投服务体系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延伸服务中小企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的整体成效。

回顾“十三五”,在系列政策的激励下,常州的科技创新活力得到空前释放,城市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面向“十四五”

我市聚焦

“国际化智造名城、

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

围绕“532”发展战略

加快创新中轴建设

高标准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

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战略谋划好“两湖”创新区发展

全力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

打造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

大力引育各类人才

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

让常州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让更多的“科技之花”

在常州结出“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