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科技小院 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工作综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06


 2018年11月,在中国科协大力支持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成立,联盟是由全国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各省级农技协等相关社会机构以及各地科技小院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组建的非营利性联合组织。自2019年开始,中国农技协通过“科技小院联盟”方式,在全国各省份广泛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建立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网络。两年多来,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科协的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河北省曲周县前衙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内测试、记录葡萄糖分数据。


推进协同发展

创新组织模式


 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创新服务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要求,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广西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实施意见>责任清单》中明确要求,2020年各设区市设立1个以上科技小院。重庆市科协、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西南大学联合印发《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重庆)科技小院建设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25年累计建成30个科技小院。福建省科协将科技小院建设列入福建省科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的《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列入省科协与科技厅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和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见》。

 此外,通过与各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召开工作对接会,深入探讨科技小院建设在产学研结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得到校领导、研究生院及有关专业教师团队高度认同,表态全力保障专家团队和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四川、江西、福建、重庆、云南、广东等省涉农高校设立科技小院专项,优先保证科技小院研究生名额,同时为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配套学校专项研究项目,给予一定的配套项目经费,促进了教师做好科技小院的积极性。

 在推进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过程中,如当地农技协能够引领产业发展,则依托农技协建立科技小院,如无具备条件的农技协组织,建议在科技小院挂牌之前依托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农技协,努力做到“一院一会”,吸收周边广大农户成为会员,辐射带动一大片,提升农技协组织发展活力。四川蒲江果业科技小院依托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成立,与当地企业展开合作,形成“高校-协会-企业”的可持续性合作模式。广西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依托金穗农业集团成立,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隆安火龙果产业协会,形成“一院一会一企”新模式,协会成立后,辐射带动更多农户提高火龙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质增效,促进火龙果产业发展。


开展科技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在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县吕梁临县和岚县围绕马铃薯和食用菌产业建立2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聚焦影响贫困地区农业产业产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开展科技攻关,将“输血”与“造血”紧密结合。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定点扶贫县四川马边县建立1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扶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来感谢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1万亩,但由于生产落后和技术缺乏,普遍存在生产加工难题,长期制约着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聚焦布拖县马铃薯产业建立1个科技小院,创新调控种薯活力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创建适宜四川及周边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的“五良”联动新模式,指导建设5000平米智能雾培大棚,把原原种的产量,从2018年的200万粒,增加到2019年的470万粒,2021年增加到1700万粒,所繁育出的良种马铃薯种薯推广后,可以供全县近一半的农民使用,可以使马铃薯亩产提高一倍以上,给布拖县带来5.1个亿的产能。协助创办农民夜校,依托“技能培训”开展志智双扶。所在的特木里镇入选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

 科技小院是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农民科学素质培养于一体,发挥涉农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优势,实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业院校等师生组成科技志愿服务队长期驻扎生产一线,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志愿服务,做好一个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对于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福建平和蜜柚科技小院服务全县数万柚农110万亩蜜柚产业,开展减量施肥和改良土壤等研究试验,可平均降低成本50%以上,推广后可使全县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广西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经过长期观察试验,总结发明出新的火龙果补光技术,每晚节约2小时开灯时间,每亩每晚节约电费1.6元,每年节约电费约86万元。


加强人才培养

提升农民素质


 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被列为典型,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工作也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扎根农村一到两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将自己的感悟写成日志,在实践中真正得到能力的提升和锻炼,在切身感受“三农”现状的同时,激发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从事农业科研的使命感,把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农村广阔天地上。科技小院研究生将自己在小院里的所思所悟写成了书,出版了科技小院联盟丛书。四川农业大学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工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规划”项目,优先资助具有科技小院工作经验的6名师生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与联合培养,归国后继续推进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同时,科技小院里有不少性格内向的学生,经过在科技小院里的历练,现在都能独当一面处理农民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常驻研究生通过入村入企培训,办田间学校,开设科技长廊等方式,大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培养一大批乡土人才和新型农民。举办农民培训及田间观摩会,把农技知识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还通过建立微信群、发放明白纸、竖立科技展板等不同方式和不同渠道向农民科普高产高效农技知识。科技小院学生还利用业余时间在所驻村里举办联谊会、识字班、舞蹈队、广场舞大赛、儿童英语培训等多种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质。


    参与“科创中国”

增强服务能力


 针对“科创中国”试点巴彦淖尔市重点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提出的小麦、向日葵、肉羊和设施农业等重点产业的技术需求,建立11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搭建“科创中国”在乡村落地生根新平台,助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内蒙古杭锦后旗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小院(蒙海玉米)整合耐密氮高效绿色品种、绿色配方肥、红蜘蛛防控技术、除草剂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配肥技术、高地隙追肥机等,集成一套“杭锦后旗春玉米双绿双控技术模式”,在杭锦后旗推广应用,相比较2019年,2020年青贮玉米产量水平为4.8吨/亩,增产幅度18.9%。综合考虑优化技术、年份、气候因素、收获价格等因素,全村增收约86万余元,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将巩固和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建设,扩大规模和覆盖面,在不断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完善组织机制建设,有效发挥各省分联盟作用。支持各省因地制宜开展科技小院建设工作。在扩大小院规模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科技小院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模式、广覆盖的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体系。同时,组织动员各级科普专家服务团以线上线上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科普活动。鼓励支持科技小院入驻研究生在生产一线拍摄科普视频,在每天撰写日志的基础上创作原创性的科普图文,并将形成的视频、图文上传至“科普中国”,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科普活动品牌。此外,总结各地科技小院建设经验,举办培训班交流研讨,打造精品科技小院样板间,全方位呈现各地科技小院新模式、新亮点。将科技小院研究探索的技术成果推广到同产业的其他主产区,不断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借助主流媒体着力宣传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树立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


来   源 | 科学导报    梁   晶 

责   编 | 张燕洁    牛   苑

编   审 | 陈海瑞

来源:sxskxjsxh 山西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U5NDk5Nw==&mid=2652413767&idx=6&sn=6376e76959e4848ef5415eb664d699c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