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案例-青岛数字农业农村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16

组委会电话 010-68716602



2021智慧城市入围案例展示

第十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将于2021年11月9日-10日召开。智慧城市系列奖项是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的主题活动之一,备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参与。现将优秀案例奖评选流程公示:


9月6日-10月16日  入围案例展示

10月17日-19日  集中投票

10月19日-20日  专家评审

10月21日-31日  获奖案例公布

11月9日  大会开幕式现场颁奖


青岛数字农业农村


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


01 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大数据已成为战略性基础资源和社会财富,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农业作为老牌传统产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起步晚、理解浅、普及率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2020年中央一号文指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相继出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重要文件。

(二)地区背景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9〕4号)《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年)》(青大数据发〔2019〕59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政策方面对我市智慧农业发展路径作出明确规划。

青岛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互联互通程度尚显不足,存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散、缺乏统一标准体系等系列问题。

为适应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需求,2019年7月,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率先破题,创新成立了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为我市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建立起“智囊团”、“专家库”,开发运营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被纳入《2021数字青岛行动方案》重点建设内容。

02 应用内容

青岛数字农业农村实行“1+1+N”布局(一个大数据平台、一个监管服务平台、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数据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局现有业务系统数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对接数据、互联网爬取数据、物联网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通过青岛市农业农村系统数据目录梳理,规范制定,汇聚农业农村系统相关数据,形成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多种数据融合共享,基本摸清了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数据资源家底。在全省首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主要农作物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场景,小麦种植面积识别率可达98%以上。依托大数据汇聚治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资源服务系统加强了智慧农业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管理。整合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建设了智慧农业大数据一张图,将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40余类农业农村数据在图上以空间、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动态展示和决策规划,实现“一图知家底,一网管全市”。

03 应用效果

(一)整合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平台

1.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梳理出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摸清资源家底,制定了青岛市智慧农业信息资源目录与编码规范体系地方标准,统一了数据标准和规范,为今后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数据平台通过利用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的数据、网络爬取的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等,建立大数据中心,实现市农业农村局内部数据有效共享,破除资源“壁垒”。

3.通过整合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建设智慧农业一张图,利用的是0.2米航飞影像图,结合村居边界自然坐标,将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数据、美丽乡村等40余类农业农村数据全部上图管理,便于合理规划和有效监管。

4.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利用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对青岛市小麦和玉米两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和长势情况进行监测预估,种植面积识别率可达98%,作物产量预估准确率超过87%;建设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体系,通过20家青岛市主要产销地批发市场及20家重点冷链库农产品价格及交易信息,形成规范合理的信息采集机制,服务于农业生产;建设土壤墒情站,利用物联网为全市提供气象与墒情数据分析和农情报告发布。信息的可见可触让农民的种植、灌溉、生产、销售更加“有迹可循”,使农事作业更加精准科学。

(二)创新多项举措,助力智慧防疫

1.通过在330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奶站、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厂、隔离场、无害化处理车等畜产品安全隐患易发场所关键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实现了对饲养、生产、屠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网上实时监控和全面监管。

2.通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在线化申报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全市已实现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程的在线化管理。实现畜禽养殖场户病死动物申报、监管兽医核查、无害化处理现场收集、驻场兽医监督确认及无害化处理的整个流程的APP申报处理。


3.青岛市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系统的建设应用,开创了养殖场(户)“自主申报、线上审核、直补到户”的新局面。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掌握不同畜种的免疫申请企业数量、实际免疫数量、疫苗补贴数和补贴金额,并有效监督各级监管部门免疫工作审核情况,有效提高动物防疫数字化监管。

4.通过动物数字标识可追溯系统,构建动物数字标识追溯链条,形成完整的从养殖—无害化—产地检疫—屠宰—产品检疫等动物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可追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强化信息手段,推进智慧监管

1.青岛辖区内所有农药产品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覆盖全市农药销售、流通、执法检查等环节。共监管经营主体3885家主体,其中代理商331家,零售商3554家,共监管农药产品2496种。

2.完成了市级、区市级、镇级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及三级检测,将1200家生产企业、基地及家庭农场、380多家镇/村级检测站点纳入监管平台,5万多户种植大户散户纳入监管目录,每年完成40万条各级业务数据的整合,从生产源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我市市民菜篮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监管保障。

(四)强化示范带动,加快推广应用

青岛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自上线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多次和海尔卡奥斯、海信通信、九天智慧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座谈交流,向企业推介平台,并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建议。先后被评为“2020青岛市百佳信息化典型案例”、“2020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2020山东省第一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秀案例”、“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等,在农业农村部“2021年智慧农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青岛市做了题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的典型发言。


04 创新点

青岛数字农业农村是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为推进青岛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由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具体实施建设的山东省首个综合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一)摸清数据家底,制定标准规范,夯实了大数据平台建设基础

根据农业农村各项业务职能,建立了 30个一级目录,129个二级目录,597个三级目录,6450个信息项的数据资源目录,基本摸清了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数据资源家底。制定了青岛市智慧农业信息资源目录与编码规范体系地方标准,统一了数据标准和规范,为今后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数据整合共享,破除数据“烟囱”和数据“壁垒”

加强部门间的数据整合共享,有效破除数据“烟囱”和数据“壁垒”。

依托大数据平台的三个系统(大数据汇聚治理系统、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大数据资源服务系统)加强智慧农业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管理,推进农业大数据在精准生产、质量监管、态势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智慧应用。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界面配置的方式发布共享服务,解决了数据对接专人专办、特意开发,费时费力的问题。

(三)全省首创!小麦玉米怎么种,人工智能来帮忙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图像解译,实现对全市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的精确识别,并计算和统计作物的实际种植面积及分布情况,种植面积识别率可达98%以上。

利用每8天获取一次的空间分辨率为30米的NDVI(卫星遥感反演)数据,实现作物生命周期内长势持续监测和关键生长阶段的生长状态监测,为农业管理者提供作物生长期的健康状况和相关指数信息,指导农户进行施肥、灌溉等农事生产,为产量预估提供基础数据。

基于关键生育期内作物长势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利用产量分析模型算法,对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进行预估,保障粮食安全,进行前瞻预警提示,作物产量预估准确率超过87%。

(四)智慧农业大数据一张图,实现“一图知家底、一网管全市”

通过整合我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建设了智慧农业大数据一张图。利用3S技术(遥感、GPS、地理信息),高清二维地图和0.2米航飞影像地图,自然村和乡镇等基础坐标图层数据,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享交换体系,将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数据、美丽乡村等40余类农业农村数据,以空间、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动态展示和决策规划,实现“一图知家底,一网管全市”。

(五)国内首次!利用视频监控提高畜产品安全和行业安全

国内首个实现生鲜乳运输车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车的GPS、北斗双模定位和4G视频监控。通过在规模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奶站、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厂、隔离场等畜产品安全隐患易发场所关键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实现了对饲养、生产、屠宰等各个环节的网上实时监控和全面监管。同时,还对全市全部无害化处理车及全部生鲜乳运输车安装定位监控设备,以加强运输环节的实时追踪及监控力度,实现监控目标的全程位置跟踪、移动轨迹记录、视频记录、越界报警等功能,从而防止车辆中途随意变更路线造成疫病传播、病死畜禽随意抛售、生鲜乳运输中随意添加物质等问题,保证全市畜产品安全和行业安全。

(六)动物数字标识可追溯系统,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为堵塞畜产品安全监管漏洞,建立从畜禽养殖到屠宰、流通等各环节的一体化全程监管体系,打造了动物数字标识可追溯系统。

通过系统记录青岛地区每一个耳标的发放信息、免疫信息、无害化信息、产地检疫出证信息、屠宰场信息、产品检疫信息,构建动物数字标识追溯链条,形成完整的从养殖—无害化—产地检疫—屠宰—产品检疫等动物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可追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七)国内首个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系统,青岛经验全国推广

完成国内首个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信息化管理子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实现了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青岛市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系统的建设应用,开创了养殖场(户)“自主申报、线上审核、直补到户”的新局面。系统实时掌握养殖场的畜禽存栏、免疫、效果评估、检疫、疫病监测等情况。对接农业农村部全国兽药二维码信息系统,及时验证疫苗的合法性、有效性。通过线上申报、基层初审、区(市)复核的审批流程,实现补贴资金直补到户,提高了动物防疫监管工作效率。

2020年12月2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动物防疫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向全国推广“先打后补”系统典型经验。

(八)国内首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助力动物疫病防控

完成国内首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的建设应用。为科学合理的开展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设计开发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APP及电话申报APP,实现了养殖场户APP在线申报及电话申报、官方兽医APP在线核查(或现场核查)、无害化处理车现场收集并用APP在线确认、无害化处理厂驻场官方兽医APP在线核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并APP在线确认等五在线化申报处理,同时利用养殖场户基本信息自动确认、卫星定位、拍照留存、电子签名等信息化手段,确保了申报—审核—收集—确认—处理信息的有效性。

05 社会效益

1.青岛数字农业农村的建设将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接口、前置机交换等方式实现数据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减少繁杂的人工劳动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大大节省人力和行政经费支出。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共同开发、互联互通,既可以盘活存量资源,又可以减少重复建设,节省投资。

2.有助于开展大数据分析,帮助政府全面把握农业试验区的建设成效;精准掌控、高效预测农业生产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围绕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养殖、农特产品生产等重点领域,科学制定数字技术解决方案规模部署,以提升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水平。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运销各环节数字化改造提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推进农业大数据在精准生产、质量监管、态势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智慧应用,打造青岛市“智慧农业大脑”。平台满足农业农村资源调查、综合监管、辅助决策和社会化服务等多样化需求,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阅读:

入围案例—福州长乐东湖智慧社区建设

入围案例—大数据与物联网领域应用示范项目

入围案例—5G无人机全自动巡逻河道解决方案

入围案例—E联智校

入围案例-青岛数字农业农村

入围案例-杭州市钱塘区数字化改革街区全域智治应用系统推动基层基础治理工作减负增效

入围案例-集团级智慧党建云平台

入围案例-宝鸡市渭滨区智慧城市治理平台

入围案例-海口市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椰城市民云APP

入围案例-南宁市厂网河湖一体化管控平台应用介绍

入围案例-星纵智能智慧城市综合应用

入围案例-广州东部“互联网+众采”城市问题治理模式的建设与应用

入围案例-丽水花园云(城市大脑)龙泉分平台 助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

入围案例-中国电信西华门智慧园区

入围案例-郑州城市大脑二期·智慧城管·物联网共享基站项目

入围案例-智慧景区三维可视化平台案例介绍

入围案例-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监测方案与数字化管控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入围案例-元知智慧建设:梅州市智慧建设平台



来源:gh_aade121f7c73 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MzIxMzk4Mg==&mid=2247506365&idx=3&sn=c2232f2d0df4925361c0515b3191cc4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