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核先锋丨钱皋韵:一生只为核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9-18

人物金句

我愿为分离膜研制贡献毕生力量


钱皋韵(1927— ),男,汉族,195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 2018年7月退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4项、核工业功勋奖章。

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以身许国,隐姓埋名”者不计其数,他们用忠诚、奉献、责任,肩负起国之重任,不负使命担当。我国铀同位素分离专家、分离膜研制的创始人、第二代同位素分离技术研究的奠基者——钱皋韵,就是其中之一。

01

寒门学子怀壮志

钱皋韵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期,父亲失业,由于生活困难,他常年寄居在舅舅家,家中靠变卖家产供他读完小学,中学的学费主要通过申请助学金勉强维持。

但生活的困苦并没有阻挡钱皋韵求学的脚步,幼时艰辛的生活经历磨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品质,经过不懈努力,钱皋韵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大学期间,他发奋图强,获得了学校半公费名额和“青树奖学金”,并通过当家庭教师和夜校老师获得的酬劳完成大学学业,余下的钱还能补贴家用。大学时光匆匆而过,1950年7月,钱皋韵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

01

与核工业结缘

1955年正值中苏关系“蜜月期”,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发展核工业,为中国建造一个重水实验反应堆和一个回旋加速器。应该说, 有了这“一堆一器”,中国的核物理研究才有了基础。同时,苏联还同意为中国操作和使用这“一堆一器“培训人才。

钱皋韵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被派往莫斯科大学攻读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之一。1955年,钱皋韵准备毕业论文时,突然接到通知,需要他连夜办手续转往由钱三强率领来苏的一个实习团,学习反应堆和加速器的理论及运行,并在该所的反应堆和加速器上做核物理实验的准备。

由于紧急调入实习团,钱皋韵无法完成毕业论文,这也意味着他无法按时毕业。虽有些不舍和遗憾,但能够成为中国第一批见过原子核反应堆并亲自在上面做实验的人,他无比自豪和骄傲。从那时起,钱皋韵与核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01

一再转变研究方向,皆因国家需要

1956年,在钱三强的安排下,钱皋韵提前结束实习,正式在核工业系统工作,回国后的首要任务是在北京郊区建设原子能研究基地。基地建成后,钱皋韵被分配到何泽慧领导的第二研究室,参与苏联援建的重水实验堆建成开堆的相关技术工作。

做完反应堆开堆的一系列实验后,钱皋韵本可以继续留在中子物理研究室工作,但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1958年,苏联在上海举办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苏联原子能研究所派人来展示了苏联正在研究的一种热核反应(即聚变反应)装置。钱三强应展览会主办单位要求,派钱皋韵和四〇一所反应堆工程研究室的周永茂两人去当翻译。展览结束回到北京后, 他们向钱三强做了汇报。钱三强一直有理论先行的理念,认为开发热核反应具有广泛前景,四〇一所也应开展核聚变研究,所以决定马上抽调人力,在所里筹建可控热核反应研究室,指定钱皋韵为主要筹备人之一。至此,钱皋韵再次转变研究方向,进行核聚变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二机部的苏联专家马上就要全部撤走了,并扬言,在他们撤走之后,中国的扩散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更不用说制造原子弹了。分离膜是扩散机的核心元件,分离膜制造工艺苏联始终向我国保密。因此,我国决定自主研制分离膜。此时的钱皋韵在可控热核聚变研究中取得初步成绩,有望取得更大成就。但是面对国家的需要,他再一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钱皋韵被调到六一五研究室,负责分离膜的研制。在六一五研究室内部组成了一个由钱皋韵牵头的分离膜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冶金所和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共同协作,抓紧分析样品,确定了成分和结构,初步确定了制备工艺,并提出研制计划。后来在钱三强和国防工业办公室的领导下,组织了分离膜研制的全国协作,正式研制甲和乙两种分离膜。在分离膜的研制过程中,钱皋韵研究建立了气体通过多孔介质分离的一个简单但能给出清晰物理图像的模型,研究解决了分离膜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测试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大量工艺试验及实验基础上,形成了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粉末冶金轧制成型工艺和高效分离膜的技术路线。由于领导得力,加上大家的互助协作,仅用四年时间团队就研制成功甲、乙两种分离膜。这项技术的突破,为我国自主建设高效的气体扩散厂打下了基础。

钱皋韵在专注国内相关技术研究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国外同位素分离技术的研究动向。20世纪70年代,根据国外同位素分离技术发展动向,结合国内的研究现状,钱皋韵等人积极提出将我国同位素分离技术转向耗电量小、规模灵活的第二代同位素分离技术研究的建议,并获得采纳。但由于技术的转变,他承受了各方的质疑和阻挠。面对重重困难,作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专家组负责人,他组织研究所、高等院校和工厂进行技术协作和联合攻关,圆满地完成攻关项目,并通过专家验收。

1987年,钱皋韵卸任核理化院院长职务,调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工作。在科技委工作期间,他于1996年撰写了《核电:中国补充能源的现实选择》一文,宣传我国发展核电的重要性与迫切性;1998年,他担任组长,与其他几名院士及20多位核能专家一起,承担了中国工程咨询项目——“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研究”的课题;历时两年多,完成了研究报告《我国核电发展的策略研究》。该报告就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天然铀资源对核电发展的保证度、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以及核电的国产化、核电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并提出颇有见地的五条建议。这对我国当时适度发展核电的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了国家,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钱皋韵这些崇高品德值得一代代核工业人传承和弘扬!


诚邀广大核科技工作者参加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来源:cnsgfwx 中国核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M1OTUxNg==&mid=2650353809&idx=1&sn=e31906e7a5a8f6bbd44314589b2e278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