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颖:调整标准的范围和结构,让企业“对号入座”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2-24

  

    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中标院、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及企业的19名专家。

    此次会议由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会议主要对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与绿会标准委共同编制发布的《企业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进行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分别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与会专家蚂蚁集团蚂蚁森林项目组负责人王小颖的建议和意见分享如下。

    大家下午好,我是蚂蚁集团的王小颖,感谢能受邀参与这个标准的评审,我们更多地是学习。

    蚂蚁战略有三个关键词:普惠、绿色和可持续。

    绿色是蚂蚁战略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成立绿色发展办公室,来统筹协调、推动公司绿色相关的工作,当时也启动了碳中和规划。

    2021年3月,蚂蚁成为国内首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互联网企业,虽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也算是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所以关于今天所讨论的这个标准,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谈一下个人的想法。

    一是从宏观层面。

    第一点,标准指导方向上可以更加明确。

    我们在推动碳中和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企业的做法,部分企业谈到碳中和就是碳盘查,盘查了之后去购买减排量实现中和,看起来很简单,但却不太符合碳中和的大方向,碳中和本身不是目标,持续的减排才更有意义;从标准的角度,是不是可以更加侧重于体现鼓励先减排后抵消的原则,这个引导可以通过各项指标的权重来体现,现在看整个框架是比较全面,但是在指导的倾向上还可以更加明确。

    第二点,整个标准的边界和范围也可以更加清晰一些。

    我们看到现在的标准体系可以说是把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包括企业的运营,供应链,还有涉及到产品碳足迹,都涵盖到了,全面的同时也缺少了针对性,让人很难对号入座去参考使用,所涉及的范围是不是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指导性,或者从结构上面有些侧重,让使用者能够清晰找到自己参与的定位。

    我们看到现在是ISO 14064是有进行碳核查的,其实以前我们在自己的碳中和的这种路径和规划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说包括工信部的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的一个标准,是不是可以把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些现有标准衔接起来。

    第三点,我们拿到这个标准之后非常重视,自己也针对这个标准看符合多少,也拿到集团下的各个部门,其中就有部门提出来说这个评价维度里缺少量化指标,可不可以更多地细化这部分内容。

    二是微观层面。

    蚂蚁刚刚完成了碳中和目标制定和路线图规划,从我们自己实践的角度,整个框架与标准的框架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先通过盘查和自我测算,提出了大目标,就是什么时候碳达峰、什么时候碳中和;然后开始找财务做了预算,做了预算之后,紧接着是搭班子;班子搭完以后,就是跟进各个团队,看他们怎么去落实减排,对实在是把没法减的部分再做了规划,考虑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碳中和,这其中就包括绿电交易、CCER、碳汇、植树造林等等;同时考虑的是信息披露和公众的沟通。

    所以我们规划工作的顺序就是摸家底、定目标、做预算、搭班子、跟减排、碳中和以及信息披露和内外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

    我拿我们自己的工作结构来对应这个标准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标准里面都涉及到了,但是评价结构跟我们的工作结构有一定的出入,我不知道这个只有我们一家是这样,还是不同的机构都有这样一个困惑。

    这么看的话,可以考虑在结构梳理上再进行一些讨论。

    在具体的层面上,比如说信息披露,我们在信息披露过程当中有一个实践经验供参考,我们考虑公司做了碳中和,那应该让它在比较有权威的平台上进行披露。

    后来发现国内,比如说CSR或者说ESG,证监会是有明确的披露要求和渠道的,但是碳中和报告是没有的。

    后来我们实在没辙,所以在信息披露维度上自己上了区块链,蚂蚁区块链从技术层面上还是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的,我们将碳中和的目标以及每一个阶段的排放和减排情况上链,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和公信度。

    在目前标准中,我们看到有几个维度可能会很长时间都匹配不上,比如说在碳交易这个层面,包括配额、出售、购买、交易。

    可能除了目前国家要求的2000多家企业之外,绝大部分企业都涉及不到。

    涉及不到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对应这部分的评价?

    所以是不是可以有这样一个思路,刚才也有专家提到了,如果这个标准分行业进行划分就太复杂了,也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初衷。

    个人觉得在初期阶段,提升大家的参与意识要比分类的精准更重要,所以在评的维度上或评分的结构上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调整。

    比如说有一些是必选的,有一些是额外的,有一些是核心量化的KPI,有一些是定性的鼓励性质的,最后的评级可能就不是5A、4A、3A,可能是A+、A-、B+、B-的评级了。

    通过核心的指标来定义评价是A或者B,通过定性的或者额外的这个指标来定义评级是+还是-。

    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让被纳入到不同管理要求的企业,有不一样的体现。

    也能避免有很多的指标不适用,但是还放到同一个维度来进行比较的情况。

来源:中国绿发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zM4Mg==&mid=2649676524&idx=6&sn=a286e93e801d8a693b2fe7b1c851d6ce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标准 企业 维度 中和 王小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