狨猴脑图谱计划发布第二次数据——精细脑白质图谱和超高清核磁共振公开数据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20

来源:brainnews

科  学  时  讯

1Nat Neurosci封面文章 | 狨猴脑图谱计划发布精细脑白质图谱和超高清核磁共振公开数据

来源:BioArt

20200120100743_fa8681.jpg

狨猴脑图谱计划(marmosetbrainmapping.org )是由刘赐融博士及其合作导师Dr. Afonso Silva(NINDS/NIH)启动于2016年底,目标是利用多模态核磁共振数据,构建全面的狨猴电子脑图谱和工具,用于狨猴动物模型影像数据以及脑网络和连接组的分析。在过去的3年里,该计划从个人发起的小型课题发展成了多个实验室共同参与的长期合作项目。该计划的第一版图谱(皮层图谱)已经于2018年4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Neuroimage。

1月13号,狨猴脑图谱计划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题为A resource for detailed 3D mapping of white matter pathways in the marmoset brain的封面论文,发布了精细脑白质图谱和超高清核磁共振公开数据。

阅读链接:

Nat Neurosci封面文章 | 狨猴脑图谱计划发布精细脑白质图谱和超高清核磁共振公开数据

2,人工神经网络太简陋了,《Science》新作揭露,神经元树突也隐含计算能力

来源:AI科技评论

20200120100743_fdb160.jpg

目前对于计算机科学家来讲,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往往基于这样一个概念:神经元是一个简单的、非智能的开关,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来源于数万(数万亿)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神经科学的诸多研究中已经发现,人脑在信息计算上并不只有神经元连接在起作用,单个的神经元也同样承担着比以前人们想象中要重要得多的计算任务。

最近《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Dendritic action potentials and computation in human layer 2/3 cortical neurons”。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发现,皮质神经元树突上的微小区室(tiny compartments in the dendritic arms of cortical neurons)可以执行特定的计算-“异或”。这个发现之所以重要,在于,一直以来数学理论家们都认为单个神经元是无法进行“异或”计算的;现在则不仅是单个神经元,甚至神经元的树突上的部分都可以进行“异或”运算。神经元并不单纯只是为了连接,它们同样能够执行复杂运算,神经元本身可能也是一个多层网络。这个发现对于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来讲,或许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

阅读链接:

人工神经网络太简陋了,《Science》新作揭露,神经元树突也隐含计算能力

3,HMG: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有望治疗人类痴呆症

来源:生物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汇总,来自肯塔基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一项概念验证研究发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或有望帮助治疗额颞叶痴呆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研究人员发现,当将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加入到携带颗粒蛋白前体突变的神经元细胞中时,细胞就会跳跃该突变来制造完整长度的颗粒蛋白前体。此外,庆大霉素和G418抗生素均能有效修复该突变,并制造功能性的颗粒蛋白前体蛋白,当将这两种抗生素中任何一种加入到受影响的细胞中时,颗粒蛋白前体的水平就会恢复大约50%-60%。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治疗额颞叶痴呆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

阅读链接:

HMG: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有望治疗人类痴呆症

4,中国高分临床研究: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帕罗西汀是一种经典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循证学证据丰富,临床应用广泛;米氮平属于NE及选择性5-HT能拮抗剂(NaSSA),对于初始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联用或换用米氮平常作为备选治疗方案。既往证据显示,帕罗西汀联用米氮平的耐受性良好,且疗效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但尚无研究探讨该方案针对早期治疗无改善者的应用。

在这一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肖乐等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针对帕罗西汀治疗2周后症状无显著改善的患者,联用米氮平、换用米氮平与继续单药使用帕罗西汀的抗抑郁疗效。本项研究1月14日提前在线发表于Psychol Med.(影响因子 5.641),通讯作者为陈润森及王刚。

本项研究结果不支持针对早期无改善者常规提供额外治疗或更换治疗方案的推荐。在新证据出现之前,建议遵循既往指南的建议,即在足量足疗程治疗后评估抗抑郁疗效。

阅读链接:

中国高分临床研究: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 | 研究速递

5,Plos Biology:免疫系统过度活化导致精神分裂症

来源:细胞

Ashley Comer和波士顿大学的AlbertoCruz-Martín在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先前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免疫系统基因的过度活化会影响小鼠中的神经和行为。这一发现为该基因在精神分裂症发展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机械支持,并可能为治疗发展提供新途径。

阅读链接:

Plos Biology:免疫系统过度活化导致精神分裂症

6,利用生物学和技术开发新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来源:大话精神

根据《哈佛精神病学评论》(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1月/ 2月特刊,对抑郁症生物学的新研究,以及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为开发下一代治疗重度抑郁症(MDD)的方法奠定了基础。特刊中的五篇文章由国际专家提供,描述了神经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这可能为开发急需的抑郁症治疗方法提供信息。五个主题包括:1、抑郁症中的性别差异。2、神经科学和行为干预。3、微生物组的作用。4、阿片类药物治疗。5、抑郁症治疗技术。

阅读链接:

利用生物学和技术开发新的抑郁症治疗方法「研究评论 」

7,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2007 至 2018 年忧郁症、自杀倾向比例翻倍

来源:北京心舍

一项发表于《青少年健康期刊》(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的研究通过分析两项 2007~2018 年的大学生调查资料后,研究人员发现心理健康指标普遍恶化,包括忧郁、焦虑、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等现象都是如此,尤其近几年更严重。研究共同作者 Jean Twenge 表示,这显示 2012 年或 2013 年左右,年轻人的生活出现严重的问题。她指出,这也是智慧手机普及的年代,让社群媒体对青少年而言从自行选择转变为强制加入。

阅读链接: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2007 至 2018 年忧郁症、自杀倾向比例翻倍

8,苦味刺激影响悲伤情绪唤醒度

来源:社会科学网

虽然在生理反应上苦味和厌恶情绪紧密相连,但在人类的语言应用中苦味往往会用来表示悲伤而非厌恶。如在汉语中“痛苦、苦楚、悲苦、哀苦”等词语用苦来表示悲伤,在英语、俄语、日语、越南语、泰语等多种语言中,苦味也会用来形容悲伤的心情。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身体经验和文化共同影响隐喻的形成,用苦味来隐喻悲伤这一语言现象的跨文化普遍性,说明苦味和悲伤情绪在身体经验的体验上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在目前关于苦味隐喻的研究中,苦味刺激与悲伤情绪有着怎样的关系还不得而知,因此本研究通过启动苦味刺激探究苦味对悲伤情绪唤醒度的影响,为苦味的悲伤隐喻提供初步的实证依据。

来源:brainnews brainnews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EyOTE3OQ==&mid=2649570273&idx=5&sn=b37d4577ec570dae91c03fc11ae6f34d&chksm=f2eddd15c59a540335e53ca0ed1cbb40c2df6bc1100c36a307d3c938313746b196d5c04a872a&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神经元 狨猴脑图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