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获得自然慷慨回报,先友好保护自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0-14

33.jpg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拉开序幕。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这次大会规格高,参会人员多——来自14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参加。更重要的是,这次大会关涉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将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意味着人类将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迈出扎实步伐。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一个必须正视的残酷事实是,“以前每天大概会有一个物种消失,现在却是每个小时都有物种消失;十年间,地球上处于受威胁较大状态的物种从20%上升至30%。”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失去大自然,需要人类尽一切努力保护它。如此种种,无不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必选题。

  从这个角度看,《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既为人类展示生态保护成果提供了绝佳场合,也为人类反思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关键契机;既为人类凝聚保护生物多样性共识提供了交流机会,也为人类以实际行动遏制物种消失、倾力保护自然作出了“无声”提醒。

  恩格斯早就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检视人类发展史,有太多教训值得汲取。妄想征服自然,结果却是被自然报复。事实一再证明,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慷慨回报;唯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人类的家园才能更加美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在这方面有清晰路径,也有鲜活经验。就在12日,有关部门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分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将生态保护纵深推进而取得的耀眼成就。

  连日来,会场内外都在关注“一路‘象’北”的动人故事。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也提到,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其背景是,云南西双版纳16头野生亚洲象走出栖息地,开启长达17个月1300公里的旅程,数万人一路守护,不离不弃,“人象在相处中探寻彼此的世界,在陪伴中收获信任”,这是一段关于爱和包容的佳话,更是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缩影。

  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再到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为证:过去10年,我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看得见的成就,而在我们的个人体验中,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空气更新鲜了。

  保护生态需要强大决心,更需要坚实行动。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保护,往往更需要勇气和毅力,乃至需要经历阵痛。比如推行长江十年禁渔,就有人担心这会影响中国人的餐饮品质,尤其可能影响渔民生计。但是,生态保护要算大账、要讲大局,更要有大抱负。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是利国利民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经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中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来认识和把握,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种制度安排,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化,为人类拥有更宜居的家园提供支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瞄准目标,携手同行,人类有信心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共建美好家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王石川

 


习近平 生态 人类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建设 保护 文明 时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