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会“四服务” | 全力加强面向科技工作者的服务管理工作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0-15

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综合能力评估考核工作,面向全国学会征集学会有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四个服务方向的工作创新实践典型案例414 则。经专家评审、社会评议、部门评价等方式筛选,按照四个方向共选编61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编印《全国学会“四服务”优秀案例汇编》,以供全国学会交流借鉴,共同推动学会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近年来,中国煤炭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下,以加强学会能力建设为依托,重点围绕政治引领、开展教育培训、奖励推荐、人才举荐、学术规范、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显著提升,为促进煤炭工业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面向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引领

一是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专场会。2017年学会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会。来自学会各分支机构、省级煤炭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的50余名骨干同志参加了学习。邀请了中央党校党史部教研室主任沈传亮教授做《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为科技工作者全面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指引。同时,学员还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和中国科协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施方案》

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19年学会党委在南湖革命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弘扬红船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近80位会议代表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历史映像回味、观看“中共一大史料陈列”等展览、温习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等活动,进一步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缅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无畏牺牲,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每一次重要探索、进步和建设成就,使代表们经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煤炭工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二、教育培训

(一)开展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教育认证培训班

煤矿智能化是适应现代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为加快我国智慧矿山建设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矿山开采的深度融合,培育煤炭行业信息化、智能化高级人才,学会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了八期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教育认证培训班

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教育培训(简称CCAT)设“信息安全测评师”、“矿山机电自动控制工程师”和“信息系统测评工程师”。为适应该教育认证培训要求,学会组织完成了《性能测试LoadRunner基础教学》、《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师》、《矿山机电自动化基础教材》等系列教材的编写。形成了覆盖CCAT三个专业的教学大纲,及纳入人社部考试中心的6套试题。累计超过200余名学员顺利通过认证考试取得“信息安全测评师”、“矿山机电自动控制工程师”和“信息系统测评工程师”专业证书,培养了一批煤炭行业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宽泛、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同时具备采矿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等交叉学科基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中国煤炭学会其他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开展人社部国家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班。学会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自2015年开始开展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分别开设“露天采矿”、“知识产权”、“双创管理”和“爆破及特种作业”等专业领域的岗位与紧缺人才培训,累计培训人次800人以上。

二是开展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依据《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学会作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5A级科技社团之一,经常务理事会批准,秘书处组织调研讨论并起草了相关专业评价实施体系。

三是开展精准扶贫专项技术培训。根据《中国科协、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中的以科技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以培训提升工程技术人员技能素质的要求,学会与山东省科协共同主办“菏泽市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及智能开采专项培训”,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的权威专家精彩授课,146位矿区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

四是承接全国双创基地第三方评审及双创管理培训。根据发改委要求,受中国科协委托,承接了四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第三方专家评审。分别对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信重工、三一重工等四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自评估材料进行专家评审、实地调研。学会总结形成了第三方评审相关标准、流程、评价体系。

三、奖励推荐

(一)组织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

组织实施科技奖励工作。学会发挥学术团体科技评价作用,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共同组织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2018年共收到来自煤炭企事业单位申报的743个项目,履行程序评选出322个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126项、三等奖162项。

(二)开展煤炭青年科技奖评审

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奖励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煤炭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会承担了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评审奖励工作。该奖项面向40岁以下的煤炭行业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遴选出在学术上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在科学技术实践中勇于创新以及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新技术推广中成绩显著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此来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一是强化体系建设与机制保障。严格制定并遵循评选办法开展组织工作。2014年,学会根据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及需求,修订了《煤炭青年科技奖评选奖励试行条例》,强化了奖项的制度保障。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和专家评选机制,成立煤炭青年科技奖领导小组,决定奖励工作有关事项,审批评审结果。日常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同时组织专家成立评审小组,负责年度奖励评审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是增强对获奖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学会对符合条件的青年科技人才择优推荐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杰出工程师奖等。组织获奖者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专业培训以及与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对获奖者的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创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

(三)主要业绩及效果评价

煤炭青年科技奖自成立以来共进行了18届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有张玉卓、李晓红、陈湘生、王国法(4人已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等299人获奖。经过30年的发展,煤炭青年科技进步奖已成为支持煤炭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奖项,为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高中国煤炭学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人才举荐

(一)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自2015年以来,学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和精神,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探索创新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扶持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国家科技领军人才重要后备力量,打造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

一是明确培养目标。为更好地保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实施,学会明确了分层次进行青年人才培养,形成梯队式人才结构,不同层次人才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青年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和情景模拟等方式纳入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对青年人才进行考核评价,使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真实性的特征。建立青年科技人才与企业、高校和工业界四方有机协作机制,为研发项目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三是打造透明开放的科研信息平台。积极构建学会信息交流与处理机制,建立学会与全社会潜在的信息资源体系,建立完备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大数据进行分专业、分区域人才筛选工作,有利于对人才进行梯队式、重点式培养。整合人才与信息大数据平台,利用科学的计量学指标进行数据挖潜分析,可避免重复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自“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学会共推举18名青年人才,有效地推动人才联盟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提升了我国矿业领域成果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推荐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华工程奖、杰出工程师、中国青年奖等

2017年,学会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10名,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团队1个,候选人3名;推荐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3名。毕银丽、周福宝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8年推荐杰出工程师候选人18人,青年杰出工程师候选人3人。推荐并入选国家能源局软科学评审专家2人,推荐中国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5人。

五、学术规范工作

举办全国煤炭行业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主会场活动。这次活动是一次宣讲学术道德和规范主题报告会。煤炭工业科技工作者代表1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期间,煤炭工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对推动煤炭工业科技学术规范、树立严谨的学术学风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服务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

一是开展晋城无烟煤利用现状及未来方向的研究。2017年4月,学会承担了晋城无烟煤利用现状及未来方向的研究的课题,为会员企业提供了企业战略发展咨询服务。重点围绕晋煤集团无烟煤资源及产品质量、无烟煤清洁高效利用途径与市场、晋城无烟煤清洁高效利用及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尤其是晋城无烟煤产品清洁高效利用的可行性措施及品牌路径对策,为晋煤集团无烟煤高质量发展及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思考借鉴。

二是为科技信息企业精深定制服务。学会承接了科技信息企业精神定制服务项目——产业技术咨询项目。该项目通过分析判断企业需求,累计对接服务企业98家,并组织产业技术专家帮助企业解决专利信息转化应用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该项目组建了由100余名工程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学会组织不少于100名的技术专家分领域、分层次、分批次进入不同企业,响应企业需求,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年来,学会组织开展了近百场国内学术会议,累计出席人数达到了15000余人,交流学术论文近4000篇,编辑出版论文集20余本。主办国际学术会议8次,到会人数2000余人,其中外宾近百人。国际会议组织学术报告约250个,出版中文论文集3部,英文论文集1部。

2017年10月21-23日,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主办第二届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波兰、希腊、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境外专家和460位中国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共举行大会报告12场,彭苏萍院士作的题为“西部矿区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修复”的大会报告,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3个分会场举行学术报告54场,会议遴选出100余篇论文,出版了论文集,由国际著名出版社——TalorsFrancies出版集团出版,并被EI收录。

2018年9月27-28日,学会与中国矿业大学及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联合承办第355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第四届煤炭行业青年科学家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国家能源集团、中煤科工集团等全国高校、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的200多位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及校内师生参加。会议分论坛共有42位青年科学家代表围绕矿山生态修复前沿技术作学术报告。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力地增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思想碰撞,增强了青年学者的交流合作,对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生态治理领域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6月2-3日,与中国矿业大学主办首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5个国家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

承办2019年全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支护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来自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大同煤矿集团、晋煤集团等60余家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本次大会围绕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支护技术等展开了深入研讨,大会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获得广泛关注。

来源 | 改革服务处供稿


中国科协 科技 技术 人才 学会 青年 煤炭行业 时政 煤炭能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