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邓勇辉团队在新型半导体纳米线气敏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21

来源: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超分子组装在自然界和生命体系中广泛存在。科学家师法自然,借助各种非共价键作用和超分子组装仿生合成了大量具有新颖结构和独特性能的自组装纳米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纳米结构材料,半导体纳米线(semiconductor nanowires)因其独特的电学、光学、热学以及电化学特性日益成为国际纳米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


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涉及化学、材料科学、微电子、信息科学以及生物医学诸多学科,并在新能源、智能纳米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通过“自下而上”(“bottom-up”)超分子组装的软化学合成途径来灵活、可控、规模化创造半导体纳米线及其组装体是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共同的梦想。



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与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勇辉教授课题组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导向合成新型气敏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利用有机嵌段共聚物与无机杂多酸分子之间的协同共组装,首次直接合成了三维等间距、正交排列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线多孔阵列结构,且该材料展示出优异的气体传感性能。该项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of orthogonally assembled 3D cross-stack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ing nanowires”为题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DOI: 10.1038/s41563-019-0542-x)。

 

据悉,该成果是研究团队多年来在嵌段共聚物设计、组装合成纳米结构材料(尤其是介孔金属氧化物材料)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在同行和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历经四年多探索出的这种灵活、可控的3D超分子界面组装合成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复杂多步合成和制备纳米线阵列的瓶颈。该组装方法为创制新颖半导体纳米线阵列、纳米线功能化修饰(如原位掺杂等)、微纳器件原位集成等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也为发展先进能源器件、微纳感知电子元件、智能装备等打下重要的基础。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邓勇辉为论文通讯作者,化学系2014级硕博连读研究生任元和2017级博士生邹义冬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往期精彩回顾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招贤纳士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入会邀请函
【广告征订】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网站刊例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国际会议邀请函(第一轮)
【学会活动】关于收取2020年会费的通知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来源:csmnt3301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M3NzEwOA==&mid=2652095708&idx=2&sn=f24c2e84729c5b5cb521b860f1d3a98e&chksm=844240a7b335c9b1b6c1ceec8fed7762cc6522ebadc549964be7e3fb440e95b324e3a6882d3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纳米 半导体 纳米线 半导体产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