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源头创新 拉动稀土产业全链向前

刘鑫 2021-11-22

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积极转变依靠资源发展的传统模式,促进稀土新材料产业不断集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从“稀土原矿开采-选矿-冶炼-分离-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并按照“2+2+N”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稀土产业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大力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衔接贯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摆脱挖土卖土 实现“链上开花”

走进稀土高新区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大地熊(包头)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吨的磁性钕铁硼材料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企业下线的钕铁硼产品具有磁能积高、服役特性好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

图片

“包头不仅有丰富的稀土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还有已成规模的稀土产业集群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正是看中包头稀土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我们才在这投资兴业。”企业总经理刘明辉告诉记者,自2019年底试生产以来,公司稳步发展,已拥有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体。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大地熊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忠说:“得益于包头的资源优势,企业来到这里投资建厂,可过去包头稀土磁性材料的电镀环节必须去南方完成,不仅运输成本高,品质也不好把控。自从2017年建成了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不仅打通了稀土行业向终端迈进的瓶颈,还解决了过去在家门口给稀土钕铁硼材料做表面处理难的问题,填补了包头稀土无电镀的空白,公司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 

图片

稀土高新区科技创业中心园区管理部部长窦锐介绍,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内22栋电镀生产车间已被全部预订,有13家已投产。“我们配套建设了电镀污水处理厂,并委托专业第三方处理电镀污泥,企业只需携相应的电镀设备入驻即可。”窦锐说。据了解,作为全国最大的稀土产业集聚区、发展领航区,稀土高新区稀土企业累计达115家,稀土永磁、储氢、抛光三大新材料产业的设计产能分别达到6.5万吨、1万吨、3.6万吨。永磁、储氢、抛光等稀土新材料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具备了烧结永磁、粘结永磁、钐钴永磁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图片

明确发展思路 产业“焕发新机”

铜丝按照粗细不同分为大拉、中拉和微拉。将直径为8毫米的铜杆拉制成3毫米是大拉,拉到0.016毫米就是微拉,微拉后的铜丝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走进包头震雄铜业微拉铜丝的镀锡车间,远远看去,一台台机器仿若空转,一条条铜丝就像是透明隐身了一般。

图片

“之所以能把铜丝拉到0.016毫米这么细,主要是由于铜液中添加了稀土元素,稀土元素能够去除铜液中的杂质,提高铜丝的导电性以及可拉丝效果。”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王强说。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震雄铜业之所以选择来到包头建厂,看中的正是这里丰富的稀土资源。通过添加稀土,他们在合金类极细线研发生产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也是稀土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今年,稀土高新区围绕“2+2+N”发展思路,集中资源优势,优先发展稀土永磁和储氢材料两大产业;依托富余的镧铈资源优势,通过做大存量,引进增量,重点发展稀土抛光、稀土发光材料两大产业;积极发展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合金、稀土玻璃、稀土陶瓷、稀土颜料等N个“稀土+”产业,推进稀土向宽领域、长链条、高质量方向发展。明确了“稀土+钢、铝镁合金、铜合金”等产品拓展思路。稀土钢作为稀土新材料最重要的推进方向已经取得了多项产业化成果,先后大规模应用于大兴国际机场、中俄东线和陕京四线输气管道、“中国天眼”FAST大射电望远镜观光桥梁等国家重点工程,为稀土钢产品全面进入国内外中高端钢材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在由稀土原材料为主向稀土新材料及终端应用的质效提升和由稀土新材料输出向精深加工、打造品牌转变的转型过程中,稀土高新区突出区域和产业特色,不断加强稀土功能新材料制备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发,加快推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世界级稀土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突破一批稀土领域核心技术,促进稀土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稀土产业集群,推动稀土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