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把实绩写在群众的笑脸上

陈泽渊 2021-12-18

威宁加快实施“五五攻坚行动”

把实绩写在群众的笑脸上

图/文 陈武帅

依托党的好政策,朱习光购买了一头杂交西门达尔牛。

搬迁户刘高敏的包子铺生意很好。

“过上了幸福生活,全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近日,威宁自治县么站镇香厂村水源组村民朱习光夫妇一边给牛喂食,一边打扫门口的庭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20年,朱习光一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今年,朱习光的大女儿在重庆读职校,两个孩子在么站镇中学读书,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家人生活开支大,一下子又回到贫困的边缘。为了巩固朱习光一家的脱贫成果,村里让朱习光担任村民小组长和保洁员,每月有五六百元收入,并把朱习光一家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有低保资金2500余元。当地政府还给朱习光一家购买了“防贫保”,今年9月保险公司理赔了16800元给朱习光一家,让他家实现了稳定脱贫。得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资金后,朱习光除了拿一部分给孩子读书做生活费,剩下的1万多元用来发展产业,购买了一头杂交西门达尔牛喂养。

“现在,我们夫妇在家种几亩地,喂养了两头猪和三头牛,价值三四万元,每年出栏一头牛,一万元还是要卖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朱习光高兴地说。 

在威宁,像朱习光一样依托党的好政策过上幸福生活的群众还有很多。

如果时间回到五年前,刘高敏大概做梦都没想会成为城里人,更没想到每月的收入会突破上万元。

五年前,刘高敏还居住在老家威宁石门乡年丰村,距离威宁自治县县城差不多200公里路程。公公婆婆常年患病在身,夫妻俩四处奔波挣钱,仍难以撑起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一家人居住在漏雨又漏风的土坯房里。

改变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刘高敏一家搬进威宁自治县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夫妻俩东拼西凑开了一家包子铺,由于味道纯正,生意非常好,一天毛收入上千元。于是刘高敏夫妻又开了一家分店。刘高敏夫妻挪穷窝,实现了拔穷根,她高兴地把包子铺命名为“圆梦包”。

过去的五年,威宁全县314个贫困村、26个贫困乡镇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减贫34.55万人。2020年威宁还被评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为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威宁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上持续用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县城安置点共建9所中小学及幼儿园,8个社区卫生室,1所妇女儿童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满足群众就学就医需求。完善搬迁群众培训和就业体系。筛选37家培训机构专门为易地搬迁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推进稳岗就业全覆盖,全县搬迁对象中已就业1.28万户3.03万人,户均就业2.37人。

据介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在新征程上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目前,威宁正在快马扬鞭,加快实施“五五攻坚行动”,即大力实施“五大工程”“五大产业”“五大创建”“五大名片”“五大驱动”攻坚行动,合力奏响推动威宁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