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体育、教育、养老 常州经开区做好三篇“医+”文章

常州市科协 2021-12-24

常州讯 当前,常州经开区正全面推进健康经开建设工作,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构建完善“医体融合、医教融合、医养融合”体系,通过“医疗卫生+”体育、教育、养老,做好三篇“医+”文章,精准满足老、中、青不同年龄层的健康需求,为群众提供主动、连续的健康管理,绘就经开幸福底色。

医体融合让老百姓运动更科学

每天吃过晚饭,家住横林镇的朱敏华就习惯到阳湖健身广场遛弯。最近这里增添了一些新器材,她登上双位健身车,用手机扫描器材上的二维码,跟随语音播放的动作要领运动起来,还随时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运动时间、卡路里消耗、心跳频率等数据调整着运动状态。运动完毕,她又打开手机小程序,查看起自己的历史运动数据。“以前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运动不是很方便。现在场地改造了,环境也好多了,家门口就能运动了。”说完,朱敏华又登上了太空漫步机。

横林镇文化站站长秦雯黛告诉记者,为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公共健身场所,今年,横林镇花费700余万元,对阳湖健身广场进行提档升级。广场西南角设置了新款二代智能健身路径,这里的二代健身器材集趣味和智能于一体,让居民在“动起来”的同时做到科学健身。当前,经开区已建设完成7个二代健身路径,实现各镇(街道)全覆盖。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前不久,横林镇下塘社区邀请专家带领社区老年居民,学习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下塘社区老年人较多,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请专家进社区,旨在把医疗卫生和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让老年居民在‘动起来’的同时‘乐起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银丹说。

为进一步加强医体融合体系建设,经开区还将开设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运动方案,并全程进行运动监测和指导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医教融合让青少年成长更全面

“健康的概念很丰富,包含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今年10月,经开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联合遥观镇卫生院,在遥观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青少年健康宣传活动,邀请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健康专家,为学生们讲解网络游戏成瘾的表现、原因及危害,并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工作人员还为学生们发放青少年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的宣传折页,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同学们,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近日,剑湖实验学校以“和孩子说点艾”为主题,开展了“2021年艾滋病教育宣传周”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并邀请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学生们讲解了艾滋病相关知识。

让健康知识走进课堂,是医疗卫生融入教育系统的重要举措。经开区全力推进医教融合体系建设,计划成立“医教联盟”,建立一支以经开区健康讲师团为核心,学校校医、心理健康老师为成员的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为学生健康体质达标率逐年攀升筑牢基底。

医养融合让老年人养老更安心

62岁的张美华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十余年,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19年5月,张美华入住经开区爱心护理院。护理院采取“养老院+医疗机构”模式,专门接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这让张美华和家属非常满意。

经开区爱心护理院成立于2014年,配备医生5名、护士8名、专业护工经理1名、护工2名,主要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大病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及恶性肿瘤晚期老人提供医疗、养老、康复、保健、心理咨询服务,并纳入医保报销。

今年7月,经开区爱心护理院与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又称常州市老年病医院)签约成为医养结合联盟单位,借助七院在老年病方面的诊疗、技术、资源优势,完善经开区医养融合体系。

“2021年,经开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4.52万人,构建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是大势所趋。”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卫健科科长刘建荣说。经开区规范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不断提升医养融合服务水平,现有养老机构5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4家。经开区社会事业局还根据老年人健康需求,针对社区老年群体开展家庭出诊、家庭护理、特需服务等延伸性医疗服务,加大家庭医生对失能、失智、慢性病等老年人签约服务,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今年,经开区新增4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共建成29个家庭医生工作室。

深化医养融合体系,经开区将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市老年病医院和二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床位占比达到35%以上,争取到2022年,家庭病床开设数量达到5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