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在珍稀树蕨笔筒树的保育研究中获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12-03

  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孑遗植物,属于桫椤科白桫椤属,至今存在约有3亿6000年,原生长于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在第四纪冰川期笔筒树大量死亡,目前仅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有少量残存,野生植株数量稀少。笔筒树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喜欢阴湿温热的环境。由于其自身的药用价值、观赏性和珍稀性非常容易被人发现后而遭到盗挖。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研究人员等开展了野生笔筒树野外调查、孢子人工繁育等工作,并尝试在广东省开展人工繁育的幼苗回归实验,同时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的适宜性分布结果和原生境野外调查结果,选择气候条件合适的几个地点进行了异地引入。目前,约有一半的植株成活,增加了笔筒树野外分布地。 

  基于实地调查、生态位建模和回归方法,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与实验室中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特征相结合,以评估笔筒树可能的濒危原因,并提出合理的保护策略,选择最适合的种群回归引入地点。生态位模型分析表明,在测量的变量中,极端低温、长期和短期的温度稳定性以及降水的季节性是影响笔筒树分布的最主要的非生物环境因素。此外,笔筒树的分布也受到坡向的影响,特别是朝阳且有水流分布的斜坡,有助于成熟植株在保持足够湿度的同时获得更多阳光。该研究能够为野生笔筒树的保育和种群恢复提供较好的指导。 

  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在《园艺学》(Horticulturae)上。该研究得到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技术体系构建项目等资助。 

  论文链接 

 图1 东亚笔筒树栖息地适宜性预测

图2 笔筒树株形

图3 笔筒树幼苗野外回归种植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112/t20211223_4819458.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保护 研究 分布 笔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