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最好成绩!滨海新区90项成果入选这份拟授奖名单

宋学姮 2021-12-28

近日,天津市科技局发布《关于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拟授奖名单的公示》,共评出拟授奖成果197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74项。滨海新区取得市级科技奖励“十四五”开门红,共有90项成果入选,创历史最好成绩。

根据获奖名单,本次滨海新区入选授奖成果数量首次迈进“90”大关,共有90项成果入选,获奖数量较去年上榜的73项有大幅提升。本次入围的项目当中,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6项。

在本次公示的技术发明奖榜单中,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保护与自愈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斩获全市唯一一个技术发明特等奖。今年10月,该成果刚刚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获评国际领先水平。据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成果的入选填补了滨海新区多年来在技术发明特等奖评奖中的空白。

而在科学技术进步奖榜单中,“中国信创谷”领域大获全胜,“高速串行RapidlO控制器”“复杂环境智能视觉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软件定义的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物联网射频感知核心芯片研发与应用”“智能制造高性能视觉检测成套技术及装备”等5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破解“卡脖子”难题,荣膺特等奖。

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领衔研制的“高速串行RapidlO控制器”在第四届软件定义互连技术与产业创新联盟大会暨软件定义互连创新应用大赛上成为世界关注焦点。基于其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款内生安全交换芯片“玄武芯”ESW5610正式对外发布,为我国能源、金融、交通、电力等高安全等级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滨海新区还入选一等奖16项,二等奖50项。技术攻坚领域涵盖石油钻探关键技术、铁路重大工程应用、智能电网装备、绿色化工产业化、航空航天综合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产品等20余个滨海新区“1+3+4”产业体系细分领域。

在本次公示的榜单中,滨海新区企事业单位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项目有40项,占新区获奖总数的44.4%;在公示的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成果中,也有超过40%是滨海新区企事业单位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牵头开展研发工作。

其中,滨海新区新型研发机构表现突出,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药物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均作为牵头单位入选榜单,获得重要奖项。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入选含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5个奖项,成为“大赢家”;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则各入选3个奖项,充分展示技术研发实力和成果应用能力。

本次入选榜单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等9家企事业单位,均已连续3年多次获得市级科技奖励,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引领滨海新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来自滨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