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涤:追忆前辈师长梅建先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1-10

惊闻梅先生仙去,泪水夺眶而出。先生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这两天我也没有睡好。凌晨醒来读到同济大学上海市肺科医院沙巍主任医师的追忆文章,更加黯然神伤。我没有沙老师的文采,但也要写下几句纪念梅先生。

我和梅老师相识十年以上,在各方面都得到过他的殷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梅老师是结核病防治领域的翘楚,待人一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我们专业领域虽然不同,年龄也相差一代人,但每次与梅老师相聚交流,听他说话,都获益良多。他是博士导师,学贯中西,却大道至简,世事通达。只是为人谦和低调,不大在媒体露面,否则以他那么帅的形象和口才,上海会再出一个抗疫发言人和专家代表。

梅老师本是广东人,早年随父母来上海生活,他会说标准的上海话,也会字正腔圆的粤语。梅老师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很多事,也曾听他亲口讲过,很多有传奇性和正能量,有些都可以写成小说。他是上海防疫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亲历者和见证人,甚至是奠基者和创新者。

梅老师提出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上海市防疫的标准模式,上海在这个千万级人口特大城市,在全球疫情施虐的大风暴下,经受住了惊涛巨浪的考验,为全国做出了表率。吃水不忘挖井人,向梅先生老一代疾控人致敬!

梅老师退休后应邀去了澳门,为澳门结核病以及防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赢得各方包括澳门特首的尊敬。很多疾控圈和医学界的人都称呼他"梅医生","梅主任","梅院长","梅老师"等,我更愿意称呼他为"梅老师"。作为一个非疾控体系的"圈外人",我从梅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在他生前我就和他老人家说我是他的"俗家弟子",是他的粉丝,因为他具备超凡的人格魅力,带给其他人正能量和温暖的阳光,这种魅力随着时间推移,只会与日俱增。

梅老师走好,您永远在我的记忆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研究员 杨涤 2022年1月9日

内容来源:中国防痨协会

来源:中国防痨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ta1933.cn/showNewsDetail.asp?catansId=456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上海 结核病 老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