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积蓄发展新势能

王文海 2022-01-18

1.18.jpg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466家,获得认定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区第一。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市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着力梯度培育。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的梯度培育推动模式,挖掘一批在细分行业内技术领先、产品质量优、市场份额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建立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对在库企业实施定期跟踪、动态管理、分类培育。2021年,共培育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76家,36家中小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后备培育库培育。 

强化资金扶持。加强与自治区、县(市)区、园区紧密沟通,建立完善区市县(园区)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级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认真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扶持奖补资金,2021年,共争取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800万元,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奖补资金720万元,进一步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聚焦创新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市”实施意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三员联动”机制,已委派27名网格员对30个网格的140家企业实施“点对点”“一对一”精准服务;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凤城科技通”等智能小程序,为企业持续提供精准高效的线上科技服务,推动科技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优化研发费用后补助申报,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注入创新动力。2021年,全市共培育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4家,占比超过50%。

加强载体建设。依托现有国家级、自治区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创业创示范基地等“双创”服务载体,进一步完善平台政策咨询、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投资融资、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各类服务功能,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普惠服务,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1年,全市共培育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家,自治区级各类载体平台13家。

优化涉企服务。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专项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发展战略等情况,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培育政策提供方向。构建“千名干部包千企”“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等服务机制,运用微信小程序、电子档案日志等数字化服务手段,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所需、所盼,推动惠企政策第一时间直达企业,目前,已有461名处级包抓领导联系企业1152人次,为企业解决难题150余件,进一步帮助企业提高了“专精特新”发展能力水平。

信息来源: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银川 科创中国 试点城市 创新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