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等调研“衡阳模式”,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国方案”

郭红军 2022-01-19

  

        1月13日,2022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湖南省衡阳市举行。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工业报社主办,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蘑菇车联”)承办,探讨智能网联汽车落地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加速布局,产业发展正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的关键时期。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从“双碳”实现入手,挖掘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减碳减排的创新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表示,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顶层设计、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测试示范应用以及安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挑战,需考虑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特征及社会属性,探索中国方案,构建一体化体系。

此外,多位业内专家学者还从技术创新、安全保障、法规伦理、产业变革等角度,共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及智慧交通未来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布局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更加深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水平,虽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基本上同步并跑。”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我国辅助驾驶技术进一步成熟,他预计今年将逐步部署推动L3、L4自动驾驶功能的应用。

webwxgetmsgimg.jpg

图 / 蘑菇车联自动驾驶车队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

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800多张,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表示,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顶层设计、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测试示范应用以及安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挑战。


“我们要建中国化的智能网联汽车。这实际上要走一条与国外不一样的技术路线。我们的技术路线最大的特点是智能和网联融为一体,是一个产业体系。”李克强说。

去年以来,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政策法规纷纷出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层面有近20份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政策文件发布或出台。

但在李克强看来信息安全保障支撑仍不完善。他指出,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汽车的联网功能和网联化权限将不断提升,但当前尚未建立信息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信息安全认证规范规则,自助可控信息安全技术无法有效落地。当下,虽然多部门已出台各类相关措施,但有待进一步实践。同时,信息安全涉及多领域交叉,缺乏系统性思考。

而在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看来,智能网联汽车所面临的的伦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对此,他建议企业要具有科技向善精神,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


推动“双碳”落实

“最初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时,我们还未联想到减碳减排、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的实现,而现在我希望将此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是李毅中在参观衡阳智慧交通项目后的直观感受。

“双碳”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在李毅中看来,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责任艰巨,而汽车是是减少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 


742745055.jpg

图 /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发表《汽车“双碳”任务重,智能网联新动力》主旨演讲

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汽车减碳减排的创新动力。李毅中解释,智能网联汽车提高了20%-30%的交通出行效率,以此达到节能、减碳减排的目的。然而,具体智能网联汽车对实现“双碳”的贡献有多大还无法得知。他建议,蘑菇车联在今后的实验中,可将此作为一个科研题目,计算其耗能,减少碳足迹。

事实上,尽管蘑菇车联尚未对上述命题做过项目的深度思考和研究,但此前已将实现“双碳”与智能网联降本增效的目标有机结合。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朱磊表示,据麦肯锡咨询公司数据,无人驾驶汽车每年帮助减少3亿吨温室气体排放。其中的原理是无人驾驶汽车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运输和作业成本,提升了多场景的创造效应。不仅对我国的“双碳”实现,对于全球而言都是生产力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一次巨大提升。

如何实现无人驾驶安全、高效、节能,以达到减碳减排?

李毅中建议,以提高单车智能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环境感知技术、决策技术,提高汽车的感知系统、规划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等数字化的智能水平,保障汽车功能和数据信息安全;

同时,实现网联赋能,采用信息交互等新技术,联合建筑道路和设施的感知系统,打造智慧出行平台;

准入标准的把握也是重点之一,要建立智能汽车模拟仿真测试和在实验区实际通道上的测试,验证和评价各场景下行驶能力的可靠性和高效节能程度,通过示范应用奠定商业化的应用基础;

最后,保障芯片供给,提高芯片自给率。


打造衡阳经验

下一步,该如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表示,首要任务是加强顶层设计。以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为引擎,推动电动化,支撑共享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布局促进产业在纯电动、氢燃料、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领域协同布局和全面展开;聚焦“卡脖子”问题,促进前瞻、共性、平台、核心技术研发;加强行业合作,打造多领域共享数据战略协同的产业生态;同时,践行中国方案,成为该领域全球技术趋势开创者与引领者。

具体到落地场景,衡阳市已在实践。2021年3月,蘑菇车联与衡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终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及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合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在城市大规模落地运营。衡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是目前全球投资额最大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项目。

1967939835.jpg

图 / 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城市公共出行和公共服务车队

李毅中评价,衡阳为解决交通拥堵、智慧交通,多年来加强基础设施、车辆智能和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已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级规模的自动驾驶项目。该项目形成了城市的交通数字底座,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元素,交通势态等全要素的数字化,自动驾驶车辆已经排量深入城市的主干道,并且陆续的商业化。

李克强院士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网联融合应用以及城市级规模化示范应用方面,衡阳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头。

交通运输信息化专家、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以衡阳为例,解释交通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和交通大数据应用的典型案例——用智能网联汽车打造城市智能交通大脑,建立一体化平台,提升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衡阳还积累了大量自动驾驶车辆数据,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薛向阳表示,其团队正在利用衡阳大规模的数据研究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算法。同时,企业的入驻也让衡阳有着更多探索,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凯表示,其公司计划推进衡阳无人出租车的商业化落地,并打算将此地的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

“未来,蘑菇车联还将在衡阳完成200公里的道路建设,投入3000多台公共服务车辆,从环卫、公交等维度积累衡阳无人化作业经验,提高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朱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