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淀佐: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刘天慈 2022-02-09

  作者:金振娅

  选矿,好比沙里淘金。为此,王淀佐奋斗了一辈子。

  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那一年,王淀佐16岁。在东北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了半年后,他被分配到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局,接受技术培训,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家工作热情无比强烈,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王淀佐回忆,“我那时的基础差,得多花时间,在学中干、干中学,渴望学到更多的本领。”

  对矿物加工有了深入的研究后,王淀佐心中升腾起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现代矿物加工技术,能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王淀佐迎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他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南大学,第二次走进了大学校园。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时代使命,扎根在他心中。扎进知识海洋,没有片刻停歇。1961年,王淀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踌躇满志地谋划着在选矿事业上大干一番。

  彼时,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贫矿多、细粒矿多,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结构和化学成分甚为复杂。因此,我国的选矿工艺研究是一道世界级难题,而王淀佐立志攻克的,便是这座科学高峰。

  王淀佐着力最多的是对浮选药剂的研究,这是“泡沫浮选法”技术的关键部分。多年来,世界上不少专家都探索,试图找到用极少剂量就能让矿物漂浮、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控不同矿物浮选行为的药剂,然而都收效甚微。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虽经万难而不改初衷,靠的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的坚定信念。”在王淀佐心中,屈原的这句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真切地表达了他对冶金事业的执着和对祖国的热爱。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王淀佐几乎每晚“鏖战”到了凌晨。艰辛的努力,换来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系统总结出浮选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浮选剂分子设计理论;提出了“粗粒效应”,丰富了细粒选矿理论,发展了“分子载体浮选”及“开孔挡板搅拌器”等技术……

  这些成就,直接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他带领团队建成了全球首条浮选脱硅—拜尔法氧化铝生产线,实现了低品位铝土矿的高效利用,使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年限从不足10年延长到50年以上,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10年第25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上,他获得了“国际矿物加工协会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不止于此,王淀佐先后担任中南大学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在机制转换、领域整合、国家重大项目咨询、院士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样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就斐然。

  近年来,由于身体原因,他虽在病榻之上,但仍时刻关注着我国选矿冶金和材料事业的战略发展。他常说,“我从事的专业是个小学科,但我愿意继续努力,发挥余热,为国效力。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能停止工作,否则就对不起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