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产业重抓制造业 奋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我市全力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

常宇 2022-02-10

抓产业重抓制造业 奋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我市全力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 

产业强则城市兴、百姓富,建设产业强市是徐州决胜未来的根本所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重点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创新赋能、企业培育、园区贡献等方面发力突破,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让“产业强”成为徐州发展的显著标志。过去的一年,我市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增效。五大行业整治基本收尾,363家“四小行业”企业整治完成,完成徐钢集团、龙山制焦等13家钢铁、焦化企业设备拆除,龙兴泰焦化联产等37个转型升级项目加速推进,19个重大转型项目建成投产。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52个,年度投资973亿元,产业能级迈上更高台阶。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74.5亿元、增长23.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7049.3亿元、增长22.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工业投资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5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6%、增幅居全省首位,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当前徐州已经处在深化转型、提速增效的发展新阶段,拥有“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等叠加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巨大压力。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该如何发展?上月底召开的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新的一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持续抓好产业转型、企业培育、创新提升、智改数转等重点工作,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打造“6+4”先进制造业,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奋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强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去年3月底,徐州市工程机械集群,进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首批名单。对标世界级集群和卓越产业链标准,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围绕“6+4”先进制造业集群,市工信部门将24条优势产业链优化为“10+2”产业链,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对应10条产业链,同时增加数字经济产业链、安全应急产业链。围绕强链延链补链,我市工业经济将做强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招引上下游优质企业和配套企业,构建产业链企业共同体,促进链条进一步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韧性进一步增强,力争高端工程机械集群国际领先,其余5个战新产业集群国内领先。积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项目,推进一批产业链协作配套项目,加强关键环节掌控,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全部创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智改数转”是我市在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后,面临的另一场硬仗,难度丝毫不亚于前者。新的形势下,我市将加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政策扶持力度,持续推进企业建库培育、评估咨询诊断、组织项目实施,分类推进大中小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发挥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作用,加强与中电子、华为等龙头企业合作,进一步打造数据产业生态圈。2022年,计划全市开展“智改数转”制造业企业力争达到250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2022年,全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达到90家,市级“智改数转”标杆示范企业达到50家以上。为加快5G网络建设和规模商用,我市将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企业上云步伐。2022年,全市星级上云企业数达到1200家、5G基站数量达到15000个,城域网出口带宽突破15000G。深挖数据价值,探索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授权模式,推动淮海经济区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先行区。持续培大育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2021年,我市新增徐钢集团、中新钢铁、德龙金属3家百亿级工业企业,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39家、超年度任务139家,徐工集团跃居全球行业第3位。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徐工传动、华邦汽车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坚持培大育强、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扶大助强,促进科技、产业、市场配置资源要素向大企业集团集聚。全面落实支持徐工集团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引进整机制造项目、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率。精准培育全市154家工业企业集团,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领航企业。2022年,全市营收超10亿元企业力争达到90家以上,新增50亿元企业集团2家。同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指导,尽快实现“小升规”。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3000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市工业稳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新兴产业是先导性产业,都市工业是新增长点,新的一年,我市将统筹抓好存量和增量。一方面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五大行业转型升级剩余18个重大项目建设,尽早建成投产。钢铁冶金重点发展优钢特钢,绿色化工主攻煤盐化工、作物化学、精细化工,建筑建材向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转型,食品及农副产品着重发展精深加工。2022年,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500亿元。同时,我市也在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今年争取在中国矿业大学设立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培养专业性人才,支持大硅片、光刻机、刻蚀机等特色优势产品投放市场。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继续组织开展工信招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瞄准尖端前沿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2022年,六大新兴主导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800亿元。新的一年,我市还将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支持主城区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高端领域、新兴领域精准选择主导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都市型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增值快、税收高、环保好、配套全等特点的都市工业园区,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突出『亩均论英雄』徐州“产业强”必须强在科技支撑上,突出“亩均论英雄”发展导向,围绕质量和效益两大核心,搭建亩均绩效综合评价系统。抓牢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着力培育创新企业、打造平台载体、抓好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新的一年,我市将加大制造业协同创新力度,突出靶向攻坚,探索“链主”企业出题机制,建立攻关项目库,针对关键材料、关键装备、传感器和工业软件等领域开展精准突破,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2年,计划实施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导向项目100项以上,重点突破1到2项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推进工业设计提质、服务型制造提速、生产服务业供给能力提升、工业文化提档,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2022年,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0家以上。新的一年,我市将针对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及年耗能万吨以上的企业实施节能诊断,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诊断全覆盖。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方向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针对“八大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推动问题闭环整改。结合全市实际,制订实施全市工业领域以及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一批绿色示范项目。2022年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00项以上,力争创建5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强势破局 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王正喜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鲜明导向,正确处理好存量与增量、总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抓落实、对标攻坚抓落实。在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我们一定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筑牢经济“压舱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目前,我市发展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城镇化扩张期、动能转换过渡期、新旧矛盾交织叠加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尤其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带来崭新机遇,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前景更加广阔。对于新形势新机遇,必须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摆脱“地级市思维”、破除“苏北意识”,把产业谋划融入到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在变量中培育增量,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必须看到,对比省内外先进地区,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市在产业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直观的差距在于整体规模还不够大,关键的不足在于产业结构还不够优,核心的短板在于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总体上创新支撑水平亟待提升。从政策支撑看,我市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发挥还不够有力,对企业的激励不强。各地可以结合我市产业基础、企业实力、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畅链、建链、壮链,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高产业链控制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推进产业做大做强、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抓住国家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政策契机,结合《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谋划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中优质要素谋划重特大项目重构徐州区域产业新格局,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奋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强市,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