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涤洋:为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规划路径

刘天慈 2022-02-15

       作者:张双虎

       日前,工信部和各省公布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总院)所属湘钢瑞泰和哈玻乐普获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瑞泰科技、中岩科技、安徽瑞泰获省级2021年度“专精特新”企业称号。

       “近年来,总院多项技术获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国家重要场馆建筑、水电大坝、机场高铁、航空航天、宇宙探测、高超音速、武器装备等重大项目和工程,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加速向并行领跑转变……”提到取得的成就,中国建材总院副总经理侯涤洋滔滔不绝,他一面解读总院的创新密码,一面分享对总院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的思考。

       解读创新密码

       总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50年10月成立的原重工业部华北窑业公司研究所。那是新中国第一个建材科研机构,被誉为“新中国建材科技的摇篮和发源地”。2006年,中国建材集团整合所属12家科研设计院所,组建成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作为中国建材与无机非金属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科研开发中心,总院有着深厚的科研‘基因’。”侯涤洋说,总院积极践行中国建材集团“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先后完成国家和行业科研重要项目35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00余项;主持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400余项;授权专利2800余项;拥有8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13个国家、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近5000名科研人员,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剖析总院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侯涤洋认为,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能担起央企的国家责任。其次要贯彻落实发展理念,完善创新机制。

       近年来,总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达8.7%,“保障了创新发展基本盘”。总院组建专业化、年轻化的科技委作为技术决策咨询机构,为企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分类、分层实施中长期激励政策,发挥赛马机制,让优秀团队和优秀人才“揭榜挂帅”;通过完善成果分类转化机制,鼓励科技骨干通过带团队、带学生的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这一系列举措为总院打造了“创新发展温室”,其创新环境越来越好,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其中,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院研制的低热硅酸盐水泥,突破了硅酸二钙矿物活化和稳定技术难题,实现了无缝混凝土大坝筑坝技术突破,先后应用于三峡、乌东德、白鹤滩和溪洛渡等水电工程;石英与特种玻璃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掺杂石英玻璃熔制炉,解决了耐辐照石英玻璃内部微气泡问题,产品应用于“嫦娥”“北斗”“神舟”全系列;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承力截锥、气瓶安装支架、复合材料磁强计伸杆等产品和关键技术,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已登陆“神舟”“天和”和“天问”;固化中心攻克核废料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卡脖子”关键技术,完成了核心焦耳炉玻璃固化装备国产化结构设计,并研发出专用玻璃珠固化基材;特种玻璃纤维与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院突破了光纤与阳极光锥一体化耦合技术,解决了高能宇宙射线探测信号的高分辨、高清晰读取和传输问题,大大提升了空间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装置的灵敏度、空间分辨力和巡天能力。

       此外,总院所属各单位都有一套立足行业的“独门绝技”,他们或在特种功能材料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既满足重大国家需求,又解决了某项“卡脖子”技术;或在高端装备及检测设备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了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或投身绿色发展、打造智能工厂,成为建材行业绿色化、智能化的标杆企业;或用科学的检测评价技术,为绿色低碳保驾护航……

       练好“独门绝技”

       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一直是中央对企业的要求和期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5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企业,背后的逻辑都是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侯涤洋说,“这是对总院科技创新的充分肯定,激励着总院各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拳头产品’,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努力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侯涤洋说,“十四五”迈入攻坚之年,总院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预计投入经费12.1亿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激励原创、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方面布篇谋局。

       总院将围绕“四个面向”和行业重大、关键问题,围绕中国建材“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和总院与此相应的“服务美好环境保护、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服务国防军工建设”三大使命,结合总院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基础研究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绿色低碳技术、智能化等方面重点投入,加强对创新性、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形成一批新技术和新材料,解决国家“卡脖子”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同时,总院将积极巩固传统优势学科、拓展新兴领域学科、打造一流学科体系;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和筛选出一批可转化、可应用、可落地的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走向市场;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促进创新,让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人真正沉下心来、投身科研、创造成果。

       规划成果转化路径

       “总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后,更应强调自身的企业属性。”侯涤洋认为,产业化能更好地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能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同时,市场的考验也能倒逼技术创新。因此,总院将进一步完善“科学家+企业家”的运营模式,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将新技术成果推向市场。

       总院的科研人才多、研究成果多,但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还存在瓶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激发创新活力,把成果转化为商品。

       “总院有很多成果具备非常好的商业化基础,但转化得并不成功。”侯涤洋说,“实际上,我们是企业,是科技型企业,我们应该用市场来证明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不只是总院的难题,也是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共同的“痛点”。侯涤洋认为,对总院来说,目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有所改变,约束和激励机制已经具备,但成果转化落地的具体路径仍待探索规划。

       未来总院将对科研成果分级分类,对成熟的技术,可以直接“装”入自己的上市公司平台。对成熟度不高的项目引入投资基金模式,借助集团公司和地方成立的投资基金进行培育。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今年1月1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也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融通发展。”侯涤洋说,“不管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还是总院提出的科技引领‘特种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及检测仪器、高技术服务业’三大主业的‘1+3’发展模式,都为成果转化创造了便利,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条件,将技术和资本结合起来,让总院这些年积累的成果发挥‘溢出效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