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提质

陈泽渊 2022-03-06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提质

—贵州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贵州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寄予厚望,曾指示“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阐明了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为贵州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东风送暖入黔山,山地公园喜迎春。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号)印发以来,贵州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1年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6.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429.48亿元增长到6642.16亿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2022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新国发2号文件再次为贵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西部大开发升级再造“多彩贵州风”风行天下。

开放心态树立贵州旅游品牌形象

作为一种地表形态,山地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高价值旅游资源。随着“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定位的确立,贵州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的康养胜地”,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产业分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对于贵州文旅来说,正是如此。

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贵州旅游协会会长傅迎春看来,两件大事对于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具有标志意义。即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的“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与2017年由贵州省发起设立的国际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前者积极探索“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及关联产业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后者以“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促进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致力于可持续山地旅游的发展”为宗旨,搭建通往世界的合作交流平台。

其中,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自成立之初就把助力推动贵州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傅迎春表示,自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起,联盟年会及主题论坛都与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紧密连接实现互动,推介展示贵州在山地旅游建设发展上所取得的成果,扩大贵州在国际山地旅游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塑造贵州在世界山地旅游业界的地位和形象。

“旅游+”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虎年春节假期,贵州纳入监测的114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210.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2亿元。冬奥引领冰雪旅游新风尚,全省各大冰雪场馆综合收入大增;景区提质增效焕发新活力,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2012年以来,贵州通过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破交通对旅游制约;通过建设精品景区、培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遗产,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旅名片。从事贵州文旅研究20余年的张晓松认为,10年前国发2号文件中一系列“含金量”极高、针对性很强的重大举措,全方位优化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如今,新国发2号文件在贵州文旅“黄金十年”发展基础上,作出明确部署: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做优做强高品质旅游景区,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影响力;支持培育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

“十四五”时期,贵州瞄准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如何发挥旅游的可塑性与综合效益,与交通、农林、文教、乡村振兴、环境、体育、工信、商贸、金融等领域进行融合,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正成为新时代、新环境下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文旅热土为企业提供发展良机

“把茅台镇的存酒场景搬到大湾区,建设千吨级存量产业链,将单纯的茅台酒销售转变为打造文化旅游空间。”这是广东文投国富董事长张树滨建设987小镇的雄心壮志。张树滨认为,由贵州输出理念,让大湾区消费群体隔空体验茅台镇的酒文化旅游产品,最终会引导游客进入贵州,形成跨区域旅游的闭环。

以旅游业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贵州加快推动“中国温泉省”“山地索道省”“山地桥梁省”建设,做大“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体系,致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千里乌江滨河休闲旅游带和民族文化旅游带等特色旅游带,规划提升和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梳理调度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旅游产业化重点项目995个,1月至10月累计完成投资887.90亿元,全省累计签约文旅项目778个,签约总金额2632.9049亿元。在2021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现场集中签约的28个项目相较于往年从数量、质量、结构上都有提升。

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不断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成立45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基金,贵州正在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多样化、精品化、个性化发展。同时,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

雪中梵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