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九期) | 绿会国际部召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3-10

2022年3月4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走出去”办公室召开2022年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九期)。本期工作坊主题依然聚焦于中国绿发会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本期的主要的议题总结如下。

01国际传播

总结宣传平台的数据总结、反思;分析可以提高的地方。2022年2月28日,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得到IPCC的确认信,进行了授权转播。这次重要发布会有超过5000人次通过绿会融媒参加。

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召开2022年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九期)1.png

02学习生态文明思想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看待当前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俄乌相关的局势。学习如何以学会的角度,来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有同事在会上分享了罗马俱乐部执委会的情况,4票反对、8票支持,最后罗马俱乐部虽然仍然发布了一份倾向于西方话语的Statement,但是它也明确标明有很多人反对意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国人是否应该发声?怎样发声?本次会议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03全球标准治理

2022年3月2日北京时间夜里,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多样性技术委员会(ISO/TC 331)下恢复保育保护工作组(AHG 3)特设小组举行首次会议。本次会议议程包括:讨论组织负责工作范围,确认事项优先级,规划未来工作方案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多样性技术委员会(ISO/TC331)委员,与国际部张大芊参会。在本次能力建设工作坊上,与会者汇报了ISO该会议的情况并分析、总结。

04做好知华、友华的国际专家服务

最近推荐绿会的专家乔根·兰德斯、杜晖贤教授在《中国日报》撰稿两篇,并在绿会融媒平台发布CGTN专栏作家、美国罗伯特莫里斯大学传播与组织领导学院教授安东尼·莫雷蒂来稿两篇。通过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通过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

05决策咨询

绿会国际部风光电与自然保护工作组起草的“风光电项目应做好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鸟类影响评估”的相关建议稿,已获得政协委员支持、提交给全国两会。

06会议与活动

首先,近期最重要的会议是我们全程参加了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该大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环境决策机制。由于时差,会期通常是晚上,我们的团队很辛苦,但是坚持了全程参加,成果也是丰硕的。会议上,Lucy进行了回顾、总结。第二是CITES第74届常委会,我们的代表已在法国马赛,原定将于6日去里昂,但是国家林草局濒危办以“提前至少30天”为由拒绝出具信件。目前的CITES参会名单显示,来自中国的代表为0(既无政府代表、也无机构代表)。而相比之下,美国政府代表团19人、非政府代表更是两位数。这个情况让负责的同志很着急。周晋峰表示,应该继续申请、争取。

07国际援助

总结了国际援助项目开展的经验。中国绿发会的三个国际援助案例已完成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对外援助统计数据直报平台成功登记在册。

08全球数字治理

近日几个相关工作:

8.1 一是参与并联署了一份DSI公开信。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将于2022年3月下旬将在日内瓦召开下一次重要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绿会在参与、联署的一项由全球多国涉及到遗传资源数字序列的机构与个人的联合公开信。这份公开信将于3月7日发表。

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召开2022年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九期)2.png

8.2 二是绿会国际部工作人员作为专家参与的原住民数据共享最佳实践特设工作组在起草一份政策文件,已经成功地纳入了我们输入的一些意见。因为前瞻研判科技发展会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我们需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8.3 我们加入了国际科学理事会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下设的“全球开放科学云-生物多样性案例组”,今年3月中旬将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部署筹备工作。

09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3月1日,应非洲犀牛专家组(AfRSG)的要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提交了《非洲犀牛在中国现状的初步报告》(A Preliminary Report on African Rhino Status in China)的科学报告。CBCGDF通过文献查阅、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和观察、调查、访谈和数据挖掘,对中国境内的非洲犀牛现状和分布进行了调查。这份报告将为即将召开的CITES CoP19的相关讨论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10塑料污染问题

一是国际方面:3月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闭幕之前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这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旨在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至此,绿会国际部之前参与的内罗毕防治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之友工作组(旨在就建立全球首个应对塑料污染的国际条约的筹备磋商)工作已经结束,下一阶段的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即将开启新的篇章。二是国内方面,2022年3月3日,在联合国环境大会5.2闭幕之日,绿会在国内参与联合发起了一个“清除塑料污染联合倡议书”,并且在3月3日下午“积极行动 清除塑料污染”倡议书发布会上应邀做报告。

11国际事务新闻发言人培训

在此次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九期)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社会组织“走出去”在开展国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新闻发言的工作能力,并就新闻发言人的案例分享。分享的案例中包括了在IPCC近日的发布会上观察应对方式,比如有媒体在提问环节向IPCC主席问到了中国的相关问题,而主席将其转给报告工作组的共同主席来回答。那位共同主席很有经验,她的回答巧妙的回避了“中国”,而代之以“亚洲”,从而秉承了IPCC这个政府间机构的一贯的立场,这是值得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案例是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涉及到俄乌问题的投票表决时,我会一位担任国际组织执委的同事是如何应对和发声的。

12生物多样性南南合作大科学计划进展

为响应“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的指示,该计划于2021年5月31日成立,旨在积极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和保护合作,如马达加斯加大危机国际援助等工作。3月初,绿会秘书处已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一次是非洲方面的工作,二是拉美方面的工作会议。此次工作坊就如何及进一步落实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与科学合作进行了部署,并就即将于今年6月召开的第一届中拉绿色发展合作论坛(拟)筹备工作的嘉宾邀请事宜进行了讨论。

(本文基于会议记录整理,仅供参考。)

文/Littlejane 审/Lucy 编/angel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19322.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会议 全球 国际 多样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