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县科协创新开展青少年科创教育活动 助力“双减”实现“四度”

吴忠市盐池县科协 2022-01-25

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学校在增效提质的同时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思考的问题。从今年9月份开始,盐池县科协以实施“双减”政策为契机,围绕“科技益民”服务品牌,以“温度、广度、深度、精度”为导向,以科技馆为主阵地、科普大篷车为载体、服务广大青少年为目标,以流动展览、科创培训、举办科学节等活动形式,多措并举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精神,扎实推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工作,全面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一、发挥科技馆主阵地科普教育作用,助力“双减”有温度

依托科技馆,秉承和坚持“请进来 走出去”的服务模式,发挥科技科普志愿者品牌作用,建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常态化科普志愿服务机制,充分整合和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双减”工作,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机构在科技馆常态化开展AI公益公开课、科技体验、关爱青少年成长、“小手拉大手、科学伴我行”“科普益民 助力创城”等主题活动25场次,覆盖青少年超3500人次。让科创教育更有温度。

图片

       (盐池县科技馆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 科技庆中秋”志愿服务活动)

二、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创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双减”有广度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县科协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和服务模式,总结以往科普经验,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实效,深入开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在活动内容上较以往常规科普展品展览、展板教学等增加了科学实验、VR体验和实践体验教学等科技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打破以往展览为主的科普形式,根据学校和学生需求,精心制定了助力“双减”科普活动“菜单”,通过学校“点单”、科协“派单”、学生“评单”的创新科普形式,精准助力“双减”;在活动覆盖面上,较以往选择部分学校开展科普活动基础上实行了县内所有中小学、教学点、幼儿园全覆盖,截止2021年底“进校园”活动累计组织开展了48场次,服务青少年超3万人次;在活动时间安排上,充分利用学校课后服务安排,所有活动均实施在学校课后。通过该项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同学们在近距离观看和亲手操作过程中激发其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质助力“双减”。

图片

          (科普大篷车暨科创教育进校园活动走进高沙窝小学)

图片

               (同学们正在体验VR眼镜)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助力“双减”有深度

以科普大篷车“七进”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科协“三长”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联合团县委成立“8090宣讲团”、联合县卫健局成立健康知识巡讲团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科普大篷车巡展”“卫生健康知识进校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教育知识讲座”、“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科学家精神展览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4场次,参与家长学生3100余人。

图片图片

                                 (科创教育进校园活动)

四、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助力“双减”有精度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县科协通过周末小培训、大型活动综合展示、创新大赛强化培训服务、县级竞赛提质增效的服务模式,在助力“双减”过程中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全年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培训及赛事4次30余场,覆盖县域内青少年超1000人次。

图片图片

                             (举办2021年度全县科普辅导员培训班)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县科协组织开展的科技科普志愿服务精准助力“双减”,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丰富学校课外活动内容,让广大青少年在乐享科学盛宴过程中,激发科学兴趣,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增进了青少年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下一步,县科协将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加强与社会力量、学会、协会的联系,以盐池县创建全域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形成“大科普 大协作”的科普模式。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科普信息员、科技辅导员与科技科普志愿者共同参与,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丰富科普内容和手段,推动全民科普、全域科普建设,将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家精神送进校园,把科学种子播种到孩子心中,助力“双减”落实落地。

青少年,科普大篷车,助力“双减”,十九届六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