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县城青年的防疫保卫战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2-03-28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3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雅娟)最近几天,邹超超每天早上醒来的方式如出一辙:6点多钟,保洁阿姨拎着消毒水来给楼道消毒,楼门一开,他随之冻醒。这名大二男生是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白天做完志愿服务,夜里躺在一楼楼道的一张旧床垫上休息。

  3月12日零点多,贵州省务川县通报本县出现确诊病例,一名在杭州务工返乡的人员核酸检测为阳性。3月12日一早,很多居民出门时被拦了回来:全城封闭,居民不得外出。

  邹超超马上联系上团务川县委,问自己能做些什么。很快,他带着手机充电器,又拿上一件羽绒服出了门,成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已持续了两年多,但这个西部县城一直平安无事。确诊病例出现后,人们手忙脚乱地适应新的生活。

  3月12日,团务川县委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志愿者微信群很快就达到200人的扫码入群上限。人们焦急地在公众号留言,问自己的申请为何没有通过审核、说自己无法加入微信群。工作人员又拉了两个QQ群,容纳了2000多人。团务川县委书记肖伟记得,后台共收到了4000多人的申请。还有人向12345市长热线投诉说,自己申请成为志愿者,但没获批准。

  城市停摆后,志愿者成为城市肌体中流动的血液,他们的工作平凡、琐碎而繁重。

  疫情发生之初,物资短缺,务川县许多村民把家里吃不了的腊肉、青菜、白菜、大米捐出来,经志愿者转运、配送后,再送到每家每户。务川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陈丹看到,很多女性志愿者尽管体力不如男性,也一样爬楼梯帮居民扛水、送菜。

  邹超超记得,刚开始值班时没有住处,他裹着羽绒服在路口的一把椅子上睡了3天,每天夜里都会冻醒好几次。后来有居民为他拖来了旧床垫、毛毯,那天夜里,他躺在楼道,睡了几天来最舒服的一觉。又有位居民看到他没有热水喝,还特意送来热水瓶。

   随着物资逐渐充足,卡点上基本都配备了帐篷,每顶帐篷可以住四五个人,但还是没那么多折叠床。陈丹把从家里带来的被子铺在地上,夜里休息的时候就打地铺。她说,很多外地来支援务川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在体育馆里打地铺,自己相比之下不算辛苦。陈丹还在忙着募捐,很多从外地来支援务川的医务人员、民警匆忙出发,一个多星期都没换过衣服,她要为大家募集所需衣物。

  3月12日,伍一方也走出家门成为一名志愿者。他所在的小区出现了3例确诊病例,小区3000多名居民最初每天都要做核酸检测。为防止交叉感染,小区居民做核酸检测时都是以户为单位、彼此相隔5米。志愿者先爬到顶楼,挨家挨户敲门喊人,免得有遗漏。

  在伍一方所住的这个大型小区,每天仅做核酸检测就要花大半天时间。有时志愿者组织居民做完核酸检测后,还要给居民送菜,伍一方每天累得倒头就睡。伍一方的三口之家最近几天只有母亲“留守”在家。伍一方说,父亲组织了10多名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时背着一大桶消毒水到处消杀。父子俩偶尔在社区里遇到,还会合张影。 

  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有时会出现一丝惊险。有次核酸检测前,邹超超常规检查居民的健康码时,发现有位居民的健康码变成了红色,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赶紧让他们不要外出,同时联系了社区转运这名居民。

  肖伟这一个多星期一直住在办公室,他是务川县生活物资保障组的成员,每天要根据各个卡点的需求调派志愿者。疫情发生后,人手少、物资又短缺,每天要研究很多事情,有的干部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

  肖伟家楼下有个热闹的夜市,以前车水马龙,他3岁的女儿喜欢来这里逛超市。最近到这里的超市调研时,他看到昔日热闹的街道空空荡荡。

  好在一个多星期过去,超市开始正常营业,居民可以在线下单,不会下单的老人由楼长或包片干部统计需求。超市把菜运到小区门口,由志愿者给居民送到家门口。

  度过最初的忙乱后,邹超超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楼下,盯着手机上网课。这个学期课多,每天要上6个小时的课。邹超超原计划3月12日返校,为了避开疫情地区顺利回校,他退了5次票。就在出发的前一天,他接到暂缓返校的通知,“没想到在家门口参加了战疫”。

  工作间隙,邹超超和一同值班的志愿者聊天,大家忍不住畅想疫情结束后的生活。几个女生想去贵阳玩,邹超超只想回家睡个好觉。

  在伍一方家的小区里,鲜花陆续开放,但他没心思看。伍一方期待,等疫情结束后,他要美美地吃一碗羊肉粉。